N本报记者 李薇 实习生 沈莲莲
本报讯 密密麻麻的题目,答案可以去网上抄,老师不见得批改……这样的小学暑假作业,变成了“鸡肋”。本报上周报道“小学暑假作业积累还是鸡肋”话题后,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而记者调查发现,尽管榕城大多数小学生的暑假作业都离不开《暑假之友》这本小册子,不过,还是有一些学校和老师正在动脑筋,力图让暑假作业变得更有趣、更贴近生活。
案例A.当一天小厨师
作业内容:三到五年级的孩子,在家掌握2~3项家务劳动。如:当一天家长,安排家人一天的饮食起居等。
福州鼓楼第二中心小学准六年级男孩小希(化名),在这个暑假做了一份特殊的作业——给家里人做饭。这餐饭,从买、洗到烹饪,都由小希自己完成,当然,家人少不了在旁边指导。
“我家孩子买菜很细心,会到几个摊位比价,挑得也很认真,比如买那种小小的,他不要卖家帮忙,要自己挑。”小希妈妈说,挑的方法平常就教过孩子,就是按压背后的一个地方,看实不实。
买了菜回家得先清洗,第一次清洗小鱿鱼的小希,一不小心就把鱿鱼的墨囊洗破了,身上、脸上都喷了墨汁,“有点狼狈,不过样子很可爱。”妈妈说,小希对这项作业做得特别认真,洗完小鱿鱼后就感觉有点累了,还要求“中场休息”了一会。休息过后,小希在外婆的指导下,把蒸好了。接着炸小鱿鱼,小希又去调面粉,结果面粉调得太稀,还得大人来帮忙。
“蒸小完全是孩子自己操作,味道很不错。孩子一开始觉得好玩,中间感觉累,后来菜上桌受到表扬,还是挺有成就感的。”小希妈妈说,这样的作业很有意思,孩子自己感兴趣,而且在做的过程中,能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
案例B.调查食品安全状况
作业内容:摘抄10种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配料表,然后写下自己的思考。
福建师大附小准五年级学生小锐,在暑假完成了一项有关食品安全的作业。他找出家里的10种食品,包括冰红茶粉、牛奶、面包、口香糖、巧克力酱等等,一一记录下它们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配料表,然后写下自己的思考:“购买食品要关注保质期,不能买三无食品。”
小锐妈妈说,做了这个作业,小锐常常提醒她:“妈,这个快过期了,要赶快吃了。”
案例C.调查家庭一周开支
作业内容:调查家庭一周的生活开支,并写下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这个作业更让小锐妈妈满意,因为它让孩子学会了节约水电、不浪费钱。在一周时间里,小锐每天认真地给家里记账,买菜、买日用品、买书的费用,他都一一记录下来,水电费和物业费,也请妈妈根据上月情况,折算成一周的开支记录在册。完成作业后,小锐得出了两个结论:不需要的东西尽量不要买,浪费钱;家里电费支出很大,要记得及时关灯,早上可以暂时先不开空调。妈妈注意到,小锐在家里开始随手关灯了。
【观点】
作业不能光用“写”的
“调查夏季服装的颜色、材质款式、特点,探究怎样穿着更凉爽。”“制作一份伦敦奥运手抄报。”“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小制作,如一分钟计时器、地球仪、潜水艇等。”“用剪、切、粘、贴等方式,把牛奶盒和卷筒纸里的卷筒变废为宝。”
今年暑假,福建师大附小的学生们不需要写《暑假之友》这本册子,而是要完成学校自主编排的暑假作业。上述内容,就是学校暑假作业的一部分。
“这份作业的特点在于,不是只有学科知识的巩固,而是从学习、体育锻炼、探究性实践、生活等各方面,对学生的暑假生活给出了指导性建议。”福建师大附小教导主任冯主任告诉记者。
这些暑假作业,很多内容是有弹性的。例如,在学习上,1~2年的学生,要练习硬笔书法、做一些计算题、读一些书,但计算题的题目得自己去找,只要完成学校规定的量即可。再比如,在体育锻炼方面,中高年级的学生,学校建议每天慢跑或者快走500米,每天跳绳3组、每组150次,但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学游泳等个性化健身项目。
在平常教学中较难实现的学科间的统一和整合,也在暑假作业中得到体现。“动手做一张剪贴画,表现出图案旋转的变化”,就是整合了美术与数学学科。
实际上,从今年寒假开始,福建师大附小就尝试由学校自己编排寒假作业。从今春开学后家长调查问卷的反馈来看,家长对这样的作业满意度接近100%。而对部分班级的抽查情况也表明,这种形式新颖、贴近生活的作业,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他们丝毫不觉得作业有难度。即使是学科知识巩固部分的作业,尽管是由学生自己去找题目做,但所有的学生也都完成了规定的作业量,还有30%的学生超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