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0版:财经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半年报数据
□新基速递
股市走熊债基慢牛
员工持股能否救市?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8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员工持股能否救市?
证监会或在9月推出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利好效果专家有分歧
 

N本报记者 林可

本报讯 证监会日前发布了《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称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暂行办法,或将在9月推出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上市公司员工计划若推出,对股市而言,究竟是利多还是弊多,本报昨日连线采访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和复旦大学谢百三教授,请他们予以解读和点评。

【名家连线】李大霄:员工持股是利好

昨日下午,李大霄接受记者电话连线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对股市是重大利好。

李大霄称,在2008年时监管层也曾想推持股计划,但由于股市很快从底部起来,才不得不作罢,此次筑底时间估计还要较长时间,而二级市场股价足够便宜,推员工持股正当时,将一定程度给A股带来资金“活水”,提振股市人气。

李大霄介绍,根据华尔街公司2011年薪酬调查报告,美国投资银行员工的薪酬收入中24%是公司股票,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中45%以上是股票。

李大霄认为,上市公司可以适度降低现金工资和奖金的支出,将应付员工的一部分工资转换成股票,通过股权激励将公司的持续发展和管理层及员工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对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谢百三:全面推行不太可能

“提倡与鼓励上市公司实行员工持股计划,我感觉难以推开,特别是大面积推开,几乎是不可能的。”谢百三说。

谢百三说,美国、英国上市公司也有类似员工持股计划,但他们是以公司资金买股,而我国证监会则要求上市公司以员工的工资奖金来买自己公司的股票,估计得到员工响应的不多。

“A股牛短熊长,买入时可能是牛市,股价高,3年后可能就遇到熊市了,卖都卖不出。”谢百三认为,对于上市公司普通员工,其买卖自家公司股票并没有限制,而参与员工持股计划后,反而存在至少持有三年的时间限制。

谢百三坦言,公司员工的现金薪酬已经支付了个人所得税,若换成公司股票,在分红的时候还要征一次税,在税收上需要配套的优惠政策。

【记者观察】为何越改革越跌?

今年以来,监管层不断推出所谓救市招数的改革举措,但A股也陷入越改革越下跌的泥潭。

新股发行改革、退市新规、鼓励上市公司分红……这些改革举措,并不是着眼于短期股指涨跌,更多是在修复当前制度的顶层设计。着眼于未来,今后如能真正恢复资本市场功能,真正形成价值投资氛围,则自然能吸引长期资金入驻A股。

【背景】员工持股至少锁3年

员工持股计划是指上市公司根据员工意愿,将应付员工工资、奖金等现金薪酬的一部分委托资产管理机构管理,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本公司股票并长期持有,股份权益按约定分配给员工的制度安排。按规定,用于实施计划的现金薪酬数额不得高于最近12个月公司应付员工薪酬总额的30%,且持股期限至少不低于3年。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