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赵杨 通讯员 陈沂 李甲锋
本报讯 谁遇见这样的员工谁倒霉,十来天内就卖掉了公司价值80余万元的生产原料。
2月的一天,罗源县开发区一公司的员工费某找到公司货车司机田某聊天,两人打算合伙偷公司的电解锰。过了两天,费某又找上女仓管员朱某商量,三言两语间就说动了朱某,并约好由朱某联系买家。
3月14日中午,值班的朱某见时机已至,通知费某和买家卓某安排妥当。晚上7时,费某就与田某驾着公司的货车来到仓库,用吊车将26袋共25吨多的电解锰装上货车,运到事先说好的交货地点交给买家卓某,按照谈好的1万元1吨电解锰价格,3人首次拿到赃款25万元。
自此,3人不能自拔,又在3月18日、3月23日接连多方安排盗卖公司电解锰26吨多。
其实,在费某等人第一次盗窃的第二天,公司管理人员就发现25吨多的原材料不翼而飞,立即报警。
警方很快就查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3月23日凌晨3点,警方在费某的交易地点将3人抓获。事后,经价格中心确认,3人所盗窃的50多吨电解锰总价值达80余万元。
近日,罗源县检察院以涉嫌盗窃罪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批捕这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