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连任成功的马英九陪同母亲秦厚修、二姐马乃西、三姐马冰如、妹妹马莉君抵达富德公墓,祭拜父亲马鹤凌,并向父亲报告选举结果。他说,“特别跟妈妈讲,我说,我一生最自豪的,就是我们的家教。”
马鹤凌的骨灰盒正面刻着他生前写下的两行诗句:“化独渐统,全面振兴中国;协强扶弱,一起迈向大同。”
2010年2月27日,马英九曾探视高龄90岁的诗人周梦蝶,首度自爆,他的名字原本叫做“膺九”,是服膺的“膺”字,不是英国的“英”,意思是期望统一。
马英九说,“英,原来是全权服膺的膺,膺有胸怀的意思,九,是九州的意思,就是陆游的诗,‘但悲不见九州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陆游临终作品《示儿》)那是马英九首度坦承父亲马鹤凌期望中国统一。
“稀有动物”是人们对马英九的形象化评价。每每提及此,其父马鹤凌就一脸骄傲。马英九的人格魅力,无疑是父亲“逼”出来的,是少承庭训、严厉家教的结果。
1920年11月,马鹤凌出生于湖南湘潭县白石乡马家堰村寺门前,七八岁时迁居衡山,在衡山脚下的岳云中学念过6年书,后考入中央政治大学。1948年赴台,先后任职于国民党台北市党部和国民党中央考核纪律委员会。2005年11月1日病逝,终其一生,马鹤凌都保持着一种中华传统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