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1版:消费维权
3上一版  下一版4
 
8月台风多榕菜价上涨
闽部分酱油酒类 被检不合格
食用调和油配油成分成谜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9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用调和油配油成分成谜
专家建议应该尽快出台标准规范
 

N本报记者 王钊

本报讯 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近期宣布推出“金鼎”食用调和油,在国内率先公布调和油各种原料占比配方,意图打破食用调和油市场长期混乱的局面。

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庆荣在公开场所表示,目前食用调和油最大的问题就是成分配比不透明,消费者缺乏知情权。调和油生产企业通常用价格低的食用油做主要成分,将具有较高营养价值、价格高的油品仅添加很少比例,然后在商品名称上着重突出良好的油品。但是,消费者却看不到这些调和油中各种油料具体的成分和比例。

记者近日走访福州市场发现,各类调和油在食用油市场中占据了比较大的比例,但是它们只标明配料表却没有配料占比的做法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二环一家连锁超市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并没有相关的规定要求标出配油的比例,超市中销售的所有调和油都没有标注。

如某品牌的5L装的葵花子调和油,售价118元,而同一品牌5L装的大豆调和油,售价仅为56元。“相同量的调和油,价格差很多,主要还是调和油使用的配油比例不同。”五四路一家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豆油、菜籽油相对比较便宜,而玉米油、花生油之类就比较昂贵,假如调和油中使用更多的大豆油、菜籽油,那么其价格自然会相对低廉。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的大豆油、花生油等八大食用油的国家标准早在2004年就施行,而2005年开始,国内食用调和油开始盛行,却迟迟没有标准出台。这导致目前市场上食用调和油随意勾兑、冠名,非常混乱。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标准规范。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