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栏目主持 李帅 毛朝青
2005年驻榕空军某部士官打开一份当年的海都报,看到了“海都利群助学行动”的报道。作为一个助学多年的军人,那一刻,钱宏伟感到找到了知音。
作为一个“辍学的苦孩子”成长为“助学的好士官”,本报专访了他。通过本报的报道,更多的人认识了钱宏伟,从那以后,钱宏伟不再单枪匹马地助学了,他组织了“平民助学爱心行动”。这个团队也成为海都报助学活动的好伙伴。
昨天,主持人再次见到钱宏伟,他去年7月已转业。他说,他一直在闽侯、连江等乡村寻找贫困学子。为了对那些捐款的爱心人士负责,钱宏伟到每一个学生的家中做入户调查。
上个月底,他与爱心人士到了闽侯县小箬乡小箬村,走进了贫困女孩陈金兰的家。破破烂烂的房子里,几乎没什么家具。原来,前不久,她爸爸因为车祸瘫痪在床,家里本来靠种田、养牛羊为生,现在家里的顶梁柱倒了。陈金兰今年读初二,但她随时可能辍学。同行的爱心人士决定捐给陈金兰500元,同时,钱宏伟还在帮陈金兰联系其他资助。
说起成立爱心团队的过程,钱宏伟回忆说,2007年7月,他参加了海都报“利群阳光助学活动”,到仙游农村贫困生家中走访时,他被震撼了。回到福州后,钱宏伟想,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人多加起来的力量才大。通过本报,钱宏伟结识了70多名爱心人士,这一年9月1日,一个名为“平民助学爱心行动”的团队正式开始助学事业。
现在,由他发起的平民助学行动,参与者越来越多,从刚开始少数人,已经到了100多人了。截至目前,“平民助学爱心行动”通过向海峡都市报推荐的方式,已让21位贫困生得到资助。通过内部汇集资金,已经让42名贫困生得到资助。
回忆起这些,钱宏伟感慨万千。他说,助学再苦再难,但心里高兴。他说:“海都报是第一个详细报道我助学的媒体,我永远也忘不了。我的成长离不开海都报。”他希望自己的爱心团队能与海峡都市报同行,让爱心传播开来。
征集令
寻找和海都报深度结缘的“海友”
这些日子,我们一直在寻找跟海都报深度结缘的好朋友。他们或许是“老读者”,或许是“报料王”,还有一些是和海都报有着密切关系的人。如果您身边有这样的铁杆海友,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968111,讲述“铁杆海友”的故事。
铁杆海友,即铁杆的海都之友。他可以是十几年的“老读者”,可以是为本报提供新闻线索的“报料王”,也可以是和海都报有着密切关系的朋友。
推荐“铁杆海友”的读者,还将有机会得到本报赠送的劲酒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