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福州新闻·时政
3上一版  下一版4
 
在榕老外畅聊12字道德观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9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榕老外畅聊12字道德观
温总理倡导的12字道德观引发读者、网友热议;本报今起征集“身边的社会‘正能量’”线索,通过寻访典型,凝聚社会共识
老外马瑞楠先生在和本报记者聊温总理的12字道德观
 

N本报记者 练仁福 杨阳/文 王浩志/图

核心提示:心存敬畏,行己知耻,诚实守信。温家宝总理在清华大学倡导的这12字道德观已然成为热点词汇。本报昨起正式推出“社会道德你我谈”系列报道,我省专家、学者对12字道德观的阐释引起读者、网友热议,大家说,12字道德观理应成为全社会的道德共识,成为每一个人审视自己言行的“镜子”,将道德的力量转化为社会发展巨大的“正能量”。

本报报道引起广泛讨论

昨日推出的首篇报道反响热烈。数百名读者、网友通过热线、微博、网络等方式参与互动,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网易、搜狐网等国内主流新闻网、重点门户网站均对报道进行了转载,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东南网将该新闻在福建今日要闻一栏作头条处理。

网友“林粟子”评论说:“人,不可以不心存敬畏;没有了敬畏,也就没有了底线。”网友“万事乐”则表示,“人若不知耻,也就没有了对自身行为的自制与约束,这样的人什么恶言都说得出,什么恶事也都敢做。”

福州读者吴伟说,大自然是世上万物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载体,但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感日渐淡漠,无节制地从大自然中掠取各种资源满足自身的贪欲,造成森林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温升高、海水上涨、冰山融化、沙漠化蔓延、物种灭绝,“这就是人类对自然缺乏敬畏之心带来的苦果。不敬畏自然,大自然就反过来惩罚人类,使得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彷徨无措。”

芬兰友人:敬畏自然,让环境更宜居

看到本报报道,昨日下午,芬兰人马瑞楠(原名:马里奥·哈库里南)专程来到报社,与记者就12字道德观畅聊起来。“心存敬畏、行己知耻、诚实守信。”在中国生活了12年,马瑞楠已能用普通话读出这12个字。他说,温家宝的这段话让他这名老外也觉得讲得很在理,令他感触最深的是“心存敬畏”这四个字。

他说,在他的故乡芬兰,那里的人对于自然有着深深的敬畏,由于芬兰人口很少,整个国家才500多万人,比拥有700多万人口的福州市还要少很多,因此老百姓必须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过度开采资源,不发展污染的产业,不浪费资源,才能过得更好。

他举例说,芬兰的邻国俄罗斯工业污染比较多,工业废气常随风进入芬兰,造成酸雨等危害,因此靠俄罗斯边境的居民与距边境较远的居民相比,生活品质差很多。而俄罗斯的一些人也正是因为盲目相信人类的力量而导致灾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就是一个明证。在芬兰,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因为芬兰对可能导致与自然对立的东西都持保留态度,也让当地社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而对于福州,他建议居住在这里的百姓要更环保一些,这样才能使榕城更美,更宜居。

马瑞楠说,在福州,他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促使生活与自然更和谐,比如,他拒绝买私家车,出行都靠公共交通工具,为的是减少尾气排放,使福州空气更优质。他认为,“心存敬畏”不妨先从敬畏自然开始,而对于现代人而言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更环保地生活,因为只有自然好了,人类才能有更好的环境可以栖居。如果继续放任污染和高能耗,总有一天人们会发现空气无法呼吸了,水也无法喝了,而太阳也因为空气污染而看不到了。

市民:有道德的人,一定不会孤单

从事教育工作的陈女士表示,耻感意识是道德教育的前提。有了耻感意识,就会对他人的恶行产生厌恶之心,对内心的可耻企图产生愧悔之心,从而可以及时明确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想法。

“耻感意识,把我们自己与自然、与动物区分开来,把自己从蒙昧和野蛮状态提升出来,这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读者林先生说,知荣知耻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首先要懂得羞耻,无耻则无荣。如果没有对耻的厌恶和鄙视,没有耻感或羞耻心,就不能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

市民刘飞则表示,当下诸多社会丑陋现象一再出现,根源就是社会道德的缺失。在今天的这个社会中,信誉对每一个人来讲就是一张无形的通行证。也许信誉并不直接写在你的档案里,但是,信誉是一个人的口碑,一个人做事如何,为人如何,这都会反映在口碑中,所以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心中掂出信誉的分量。“有道德的人一定不会孤单。从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真诚出发,建立和守住信誉,就一定会建设起一个诚信的社会。”

征集令

寻找身边的社会“正能量”

社会道德观是推进社会生活和谐的积极力量,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就有什么样的社会行为。当代道德观的嬗变及道德功能的式微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温总理提培养和重塑民族的道德理性,倡导12字道德观,就是期盼道德未来的变化步入正确的轨道,期盼现实社会道德成为“正能量”,为社会发展、民族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报今起面向社会征集寻找身边的社会“正能量”,我们希望用典型的力量,来凝聚社会的共识。“正能量”可能是工人、是教师、是医生、是工程师、是科学家展示的道德力量,恰如本报报道的“南海英雄林载亮”;也可能是一名极其平凡的市民,却因道德的力量而变得伟大,恰如本报报道的“闽江托举哥”。其实,只要他们对社会有奉献精神,对他人有责任感,对弱者有同情心,或是有着情操高尚的人格,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12字社会道德观,那么,他就是我们要寻找的“正能量”!

真诚欢迎提供新闻线索。电话:968111,邮箱:lianrf@sina.com,网络:海角社区(bbs.Nhai-du.com),微博:新浪微博@海都网(http://weibo.com/nhaidu)。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