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进 杨永敏 关铭荣 张超晖 见习记者 徐丰 文/图
本报讯 本报和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联合举办的“寻找福建民间珍宝”,仍在火热征集中。采访中,记者发现,作为寿山石之乡,在福建收藏寿山石的藏家真是不少。连日来,不少藏家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和寿山石的缘分。
捡漏需要缘分
福州寿山石藏家黄晓强玩石头几十年了,有一件寿山石雕让他觉得特别有缘分。今年上半年,一个台湾朋友请黄先生代为帮忙鉴定一块祖上留下来的寿山石雕。“台湾朋友告诉我,这件石雕是蒋经国送给他爷爷的。”黄晓强介绍道,当时朋友不知道是什么材质,他见这件石雕外观呈黄色,非常温润,当时他初步判断材质是田黄。
他说,当时他一眼就看上了这件石雕,“雕工流畅柔美,构图依石而作”,雕件上还写着“有乔松之寿”,落款为张铣。当时,黄晓强对这件石雕喜爱有加,出价100万元。可朋友说:“这是祖传之物,不卖!”
没想到,几个月后,这位朋友需要资金周转,又找到黄晓强。黄晓强说,真要掏100万元,那就得好好研究一番。经福州寿山石界的专家等鉴定,最后认定这件石雕并非田黄,而是寿山石中的鹿目石。
“虽然不是田黄,但我还是很喜欢这件石雕。”黄晓强说,最后,他以50万元的价格购进这块石雕。买回来后,黄晓强找福建寿山石雕刻大师林文举鉴定这件石雕,林文举一眼认出是林清卿的作品,并给这块石头做了拓图。
据介绍,林清卿是清末的寿山石雕刻名家。昨天,记者在这块石雕的拓图上看到了林文举写的“优质鹿目,清卿神品”。“这件石雕的材质虽不是田黄,但比一般的田黄还要好。”黄晓强看着这件石雕,连连感叹,“我算是捡漏了。”
随后,黄晓强又给记者看了他的另外一个藏品——古兽印章。他介绍,这枚印章的石材是寿山石中的山秀园石,山秀园石中的好石头不多,“寿山石崇尚黄色,这块山秀园石刻成的印章呈纯黄色,通体温润,而且是国家级大师郭功森的作品”。
黄晓强介绍,2009年,卖家朋友就这枚印章开价十几万元,他觉得好贵没买;2010年,价格飙到30多万元,“实在太喜欢,狠狠心就出手买进了”。
若印台够大价值数百万
“你看这枚印章兽头上这一抹红色,取意红运当头,多吉利。”福州瞿先生夸起自家宝贝毫不吝惜溢美之词。此次,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收藏的一枚寿山石印章。
他说,这枚印章取材高山玛瑙冻石,刻的是“螭虎”。螭虎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代表神武、力量、权势、王者风范。他捧起印章介绍,这枚印章是福建寿山石雕艺术家温九新的作品,雕刻时“因材施刀”,将红色部分雕刻成兽头,而其他部分通体白色。
瞿先生说不论从灵度还是从纯度的角度看,这枚印章的材质都算是高山玛瑙冻石的上乘之品。不过,他也谈道,这枚印章有个缺憾,印章的雕刻物和印台的比例最好是3比1,由于这块石材有点瑕疵,通过雕刻解决了,但整个印章的印台不够大,如果印台够大,这枚章的市场价就要达到数百万元。
征集令
寻找福建民间珍宝
本报和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联合举办的寻找“福建民间珍宝”,正在火热征集中。9月22日至23日上午9:30—11:30以及下午2:00—5:00,市民可带着自家宝贝,来到位于南后街塔巷的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现场有专家将为市民鉴定宝贝真假及价值。
9月底,活动方将聘请专家,评选出15件宝贝,主办方将给每件宝贝的主人颁发证书及2000元奖金。国庆长假期间,这15件宝贝将在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内展出,市民可前往观看。
寻找海都“记忆”
海都报创刊15周年了,5500多个日子,留下太多的回忆。今起,本报向广大读者征集“海都纪念物”。今起至9月底,读者可将海都纪念物送到报社一楼968111呼叫中心。届时,本报将根据读者送来的纪念物的纪念价值、时间先后、保存状况等,选出10位幸运读者,赠送一年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