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5版:国内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他去世前5小时仍在工作
南京居民殡葬基本服务 费用将由政府买单
杨永飞:随时准备升空作战
卫生部称新农合资金被套取 因监管压力大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9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去世前5小时仍在工作
追记福建永春走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
生命中的最后三天,林俊德让人把办公桌搬进病房,争分夺秒地整理科研资料
 

N据新华社电

一位脸上戴着氧气罩、身上插着各种医疗管线的垂危老人,在人们的搀扶下迈向病房中的办公桌……

悭吝的时间不肯给这位可敬的科学家临终的从容。来不及把笔记本上5条提纲的内容填满,来不及整理完电脑中全部文档,甚至来不及给亲人以更多的嘱托和安慰,2012年5月31日21时15分,这颗赤子之心便匆匆停止了跳动,距最后一次离开办公电脑只有5个小时。

他就是福建永春走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把办公桌搬进病房

“我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来了。”5月29日,病情突然恶化的林俊德意识到自己来日无多,拒绝了医院延长自己生命的最后努力,强忍剧痛坚持下床工作。

于是,西安唐都医院的病房中,出现了这样震撼人心的场景:在生命的最后3天中,这位75岁的科学家与死神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赛跑:整理电脑资料,批改科研论文,召集课题组成员交代后续科研任务……对于自己的后事,院士只交代了一句话: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作为医护人员的安丽君和她的同事们,很难理解林俊德在生命最后关头这种决然的选择:拒绝化疗,拒绝手术……

手术可能延长生命,但他可能再也起不来工作了。明白这一点的林俊德坚决拒绝了医生提出的手术方案。为便于开展工作,5月23日,他从北京转入西安唐都医院。

5月30日下午,感到坐在病床上无法工作的林俊德,要求把办公桌搬进病房。

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那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两小时后,已近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在间或的清醒时,他仍反复叮嘱学生,办公室里还有什么资料要整理,密码箱怎么打开。5小时后,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福建永春走出的院士

从赤着脚走出福建永春大山深处的那个贫穷青年到从事“惊天动地”核试验的工程院院士,林俊德走过的是一条非常单纯的人生路。1960年,从浙江大学毕业的林俊德参军入伍,成为新中国核试验科研队伍中的一员。

“他能52年坚守岗位,取得那么多重大科研成就,就是因为他能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工作上。”基地研究所政委李文泉说,林俊德不打牌、不抽烟、不喝酒,除科研之外,别无所好,别无所求。

每天晚饭后,陪老伴散一圈步,然后老伴回家,他去办公室继续工作。这就是林俊德的生活常态——就是春节,他也只会让自己休息到大年初三。

上世纪生产的老式显像管电视,自己引了一根电线加一个灯管改造而成的房灯,一大三小四个沙发,完全不成套……走进西安郊区这个90多平方米的家,人们很难相信,这就是一位院士的家。

托起神奇的核试速度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深处,我国第一次核爆炸试验。

当蘑菇云在大漠中升起,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向周恩来总理报告时,总理在电话中谨慎地问:怎么证明是核爆成功?

“从冲击波数据看,这次爆炸是万吨级当量的爆炸,可以确定是核爆炸。”一个确凿的数据,在第一时间宣告了我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而提供这组数据的压力自记仪,就是26岁的林俊德和同事们自主研制的。

研制出空投自记仪、气球吊挂自记仪等一系列装备,研究地下核试验岩体应力波的测量技术和现象规律,倡导和启动地震核查技术研究,研制某大型实验装备,发明声电报靶技术、声电落点定位技术……林俊德始终以忘我的激情,冲锋在为国铸核盾的征程中。

世界核爆史上,记载着这样的一组数字:美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上千次核试验,法国也进行了200多次,而中国,只用45次核试验,便实现了既定目标……这是什么样的神奇速度?

正是无数像林俊德这样的人,托起了这神奇的速度。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