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传递的,并不局限于某起事故,而是要展现在这一切的背景映衬下,人性的极致生动和灿烂光芒。”
讲述者:张伟
只有离现场最近,才有最好的新闻,这是每一个编辑和记者都信守的天条。在这个信念下,我们创造了无数个全省第一,乃至全国第一。我自2006年进入海都报,一直都在社会部。这是离前线最近的部门,也是最机动、最刺激的岗位。
一场21级台风的亲身历险
2006年8月,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场台风“桑美”突袭福鼎沙埕。我和另外两名记者——黄义伟、王浩志,第一时间赶往台风登陆地点。刚进镇子不到半个小时,“桑美”骤然而至。瞬间风力21级,是什么概念?几乎毁灭了美国新奥尔良的卡特里娜飓风最高是19级。这就可以理解,在随后的24小时里,沙埕镇道路、通信、电力全部中断。我们随边防救援艇出海,险些被刮到海里,一身湿漉漉地回到岸上,我们唯一在想的,就是赶快发稿,把这里发生的一切告诉我们的读者。
在那惊心动魄的两天里,我们每个人只吃了一碗方便面,辗转数百公里,才有了后来的《孤岛沙埕的不眠之夜》、《寿宁两村庄被泥石流冲毁》和《福建防抗桑美台风真相调查》。再苦再累,我们总算未辜负读者的期盼。
灾难报道,永远都是现场新闻最吸引眼球,也最震撼人心的。人类在灾难前的无助,而灾后自救的坚强,永远都能打动读者内心最柔软的那个部分。对记者而言,他们必须在普通人的情感和职业素养之间,果断地做出切割。眼泪可以留在事后,但现场的记录,却必须客观。
5·12的“震撼”
当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第二天就赶到了震区,在那难忘的10天里,两路记者奔波于都江堰、北川等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记录下灾区民众的痛苦和辛酸,再呈现于报纸之上,闽川两地民间援助的桥梁,就这么搭建起来了。
灾区采访,对记者的心理也是极大的挑战。当我们赶到都江堰坍塌的新建小学,面对满眼瓦砾和哭得撕心裂肺的父母,我们也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文字记者章微哭得几乎没办法开口采访,摄影记者张超晖也哭了,哭完了,在边上抽了一根烟,继续拍。我们也需要发泄,但我们要保证笔下的客观,因为只有客观,才能为灾区的老百姓赢得更多的同情,更多的支援。
我参与的最近的一次灾害报道,是去年的日本地震。因为有大量的福建同胞居住在日本,所以报社在第一时间就决定,派出四名记者去日本。那次采访最能考验记者的快速反应能力,从接到命令,到签证,到最后启程,我们用了不到24个小时。后来因为福岛核电站泄漏,在日本的所有中国记者全部撤离,我们仍然抓住最后的时间,在东京街头和机场地铁里,采访了日本民众特别是中国留学生们。
因为我们到了现场,闽籍的留日学生和华人得以通过海峡都市报,向家乡父老报了平安。
进报社6年,跑过的现场不计其数。我始终深信,我们传递的,并不局限于某起车祸、某起火灾,或者是某次自然灾害的实时目击景象,而是要展现在这一切的背景映衬下,人性的极致生动和大爱的灿烂光芒。这,是我们生命中的阳光和空气。
大事
2000年9月
台江棚屋大火
2003年8月
闽侯烟花爆炸
2005年8月
福州闹市公交车爆炸
2005年1月
本报特派记者马海涛、黄演、吕士荣、吴婷赴印尼采访,讲述印度洋海啸灾后重建的真实故事。这是本报赴境外采访突发事件的首次尝试
2006年8月
超强台风“桑美”登陆福鼎沙埕镇,本报记者黄义伟、张伟和王浩志是唯一于台风登陆当天赶到现场的平面媒体记者。9月,本报采访组再次回访灾区,刊发《福建防抗桑美台风真相调查》等报道
2008年5月
“5·12”汶川大地震,本报记者黄孔瑜是第一批到达汶川映秀镇的记者之一,张超晖、章微等记者一路跟随抢险部队深入灾区
2011年3月
日本“3·11”大地震期间,本报记者马海涛、杨阳、张超晖赶赴东京,深入灾区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