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9版:周年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走遍街头巷尾 道尽家长里短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9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遍街头巷尾 道尽家长里短

我们不但报道新闻,而且走进社区,搭台唱戏。图为2011年7月1日晚,本报在福州闽江公园举办“红色记忆——老歌弹唱会”
陈昕颖采访“煎饼小子”,辍学后他一直梦想重返校园
陈昕颖
怀揣炽热的新闻理想来到海都,如今已6年有余。初在经济专刊,曾对汽车一窍不通,凭着一股热情,4年下来,硬把自己磨成了半个专家。后至新成立的社区新闻部已有2年,接“地气”后更加鲜活,更加热爱这个城市的一草一木,一街一巷。
 

“身边事,就是最大的事。”

讲述者:陈昕颖

2011年3月,海都社区版开版了,版块立足福州,“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都说,社区版无“大事”,作为社区版记者,我心中却另有一番思量。

一件小事,却也“惊天动地”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活动中,我认识了一名年届七旬的老人,他叫陈松年。得知我是记者,老人家主动来“化缘”:“能不能帮我多弄些书,孩子们喜欢书,很多书都翻烂了……”

我跟着他,来到建新镇台屿村的“农家书屋”。眼前的一切让我震惊:很多人排着长队借书,那些经典名著,已被孩子们翻烂,墙上贴满孩子写的书评。更令人惊讶的是,“农家书屋”竟把周围三家游戏机店逼得关门了。

后来,我把这一切写成报道,许多同行打电话问我:“是不是真的啊?你吹牛的吧?”然而,这是真的。

陈松年做的事虽然小,但对于关注素质教育的人来说,却是“惊天动地”的。作为一名社区记者,有责任把这样的故事挖掘出来。

9岁男孩没睡过床,竟然发生在身边

社区版开了一个栏目,名叫“日行一善”,旨在帮助受困的人们。我做了开篇的题,一个9岁男孩的梦想。

他叫李东鹏,他跟我说“愿望是想要张床”。我才知道,长这么大,他还没睡过床。我震惊了,在同一个城市里,居然有人贫困到这个程度,而李东鹏的住处离繁华街区只有20米!

原来,人世间的苦难离我们这么近,我们与其抱怨,不如实在地行动起来。只要有爱心,我们随时可以给身边的人雪中送炭。

后来,“日行一善”帮助了不少人,例如募集到了45万元的善款,挽救了4个孩子的生命。我想,什么是大事,还有比生命更大的事吗?

走进社区,才知道这些事多么难

大景城小区的业主想解聘一家物业公司,理由是该公司早已被吊销资质。为此,大家召开业主大会,“双过半”票决让公司离开。

我目睹了开一场业主大会的艰辛:要提前张榜公告,然后与几百上千户业主一家家地邀约,还要邀请居委会、街道、房管局的人来指导,只要有一个部门的人缺席,几个月的努力可能就要从头再来。

这一切,好不容易做完了,居委会却坚持不对大会结果盖公章。于是,业主大会白开了。

这次经历让我体会到,《物权法》给业主纸面上的权利,但如果权利没有得到主张,它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权利。所以,社区记者应该站出来为业主维权,同时也维护法律的尊严。

故事

2011年3月

社区新闻开版,篇首文章《春风破土》介绍了十名主持人

2011年5月

“王牌调解”栏目成立,调节双方矛盾,开启全新的事件报道方式

2011年7月1日

福州闽江公园举办“红色记忆”大型弹唱会

2011年9月

小区监督类系列报道,关注小区物业、业委会问题

2011年11月

开设“日行一善”公益栏目,同期推出两个重磅公益行动

2011年12月9日

开设《家有孩子王》栏目

2012年1月20日

《舒心过大年》和《温暖过年》两组报道同时推出,为市民解决实际问题

2012年2月

老行当系列报道,展现福州的乡土风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