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2版:周年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最牵挂的人是你 最流连的人是我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9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牵挂的人是你 最流连的人是我

本报记者杨阳驻台采访期间,“文字+摄影+摄像”,“自拍+自演+自编”,成为全能型“三栖”记者
2008年,作为大陆都市类媒体首位驻台记者,本报记者翁之光(中)登上赴台飞机
翁之光
1997年8月进入海都报,2008年12月作为海都报首批驻台记者赴台采访。是本报台湾深度报道《透视台海》版的主笔,发表了百余万字的专著、论文、通讯等。多次获得福建新闻奖和全国省级晚报新闻奖。现任省外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当然了,她是全报社去台湾次数最多的人。
 

“零距离的接触,就有零距离的感受。”

讲述者:之光

夜深人静,也是紧张的采编工作告一个阶段时,点开闪烁的QQ头像,我知道,远在台湾的丁倩又在陪我上夜班,等着我分享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是我在台湾驻点三个月期间认识的一位大陆新娘,孝顺公婆,相夫教子,热心公益,现在是我的“闺密”。

一张名片结下在台同乡缘

认识丁倩十分偶然,那是在福州同乡会春节联欢宴上。初到台湾,同乡会就是我们在台北的家,在这个大家庭的聚会上,我听到丁倩用一口流利的福州话和乡亲们话家常,看她说到动情处,眼泪哗哗地往下流,真是一个性情中女子。

我给丁倩递上一张名片,看到我从福州家乡来,丁倩真是喜出望外,她和我聊起嫁到台湾的这些年的酸甜苦辣,两口子是如何日夜打拼,现在终于苦尽甘来的往事。我几天后就接到了她的电话,约我到台湾中华救助总会见面,这是一个服务大陆配偶的机构,她说,总会经常举办厨艺培训,下一场就是学习炸鸡排(在台湾很受欢迎的一种小吃,主讲者是福州籍的大陆新娘陈萍),而且在这里可以认识很多大陆姐妹,了解她们在台湾的生存状况。果真,我在这里结识了很多大陆新娘,有的家庭和睦,有的生活艰辛。

结束三个月的驻点任务要回福州时,我在台北机场与丁倩在电话中告别,正巧2009年3月15日是她家老二出生的日子,丁倩在产房里与我离情依依。我们再见面时是在今年6月的海峡论坛上,丁倩作为台湾大陆配偶的代表,来参加两岸婚姻家庭论坛,丁倩带来了这些年为台湾报刊撰写的文章,坐在咖啡厅里和我说起她家的大事小事,老大很骄傲,老二很可爱,家里生意很兴隆,婆婆的身体好些了……

驻台三月传递宝岛同胞情

回到福州后,隔上一段时间,我就会给台北年逾八十的福州同乡会的陈英挂个电话,听听这位古道热肠的大姐的声音;时不时,我一定会接到许律师的电话,他在海的那边告诉我,他针砭时弊或是呼唤交流的大作,登在报刊的某期某版。

午夜梦回之时,当我梳理记忆中珍藏的一份份亲情和友情,点点滴滴都令我感动不已。海都报的数任驻台记者有着与我相同的记忆:李薇与东森电视台记者大哥结下的友谊,杨阳在采访台湾教育专家中与他们相知相识,阮丽张与大陆新娘的促膝谈心,关永辉与新北市环保人员探讨城市污水的处理……让我们更加认识台湾、了解民意,更从中读懂两岸的风雨坎坷。

三个月的时间,走过台湾的山山水水,阅读台湾的风土人情,我们更贴近了台湾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小岛,倾听她的心跳,感受她的呼吸。在感知她的内心世界时,我们感觉到她的喜悦、惊叹,还有些许羞涩、紧张。这些都令我们不禁沉思,这一方秀美的土地,如何能让你放松、理解,彼此进一步相知相惜、相融相助?

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努力尽到一个媒体人应尽的责任,这就是让两岸的资讯彼此传达,让两岸的亲情彼此感受,感知彼此的真实,消弭不应有的误解。

领先

1997年10月

本报推出台湾新闻版,也是大陆平面媒体中的第一个台湾新闻版

2001年3月2日

《两门协议在厦门签署》的新闻,是本报第一篇重大独家涉台报道

2007年10月

本报派出大陆第一个专题采访小组,赴台采访《东岸看海西》;时任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为本报题词,本报是大陆唯一一家得到台湾泛蓝三党党主席题词的报纸

2008年12月

海都报首位驻台记者翁之光抵台,成为大陆都市类媒体中首位赴台驻点采访的记者

2011年7月

推出“海峡一线通”专版,为台胞提供日常信息和生活服务,搭建全新的两岸交流合作平台,成为福建媒体中首个为台胞服务的专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