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懂莆田方言,我立即打电话给岳父,让他来当临时翻译。”
讲述者:龚凡
2009年2月,报社领导找我谈话,希望我到初创的莆田记者站驻点,来自江西的我马上就答应了,因为这是一种磨炼,也是为报社开展地方事业出一份力。
外地记者闯莆田一人肩挑几份活
在方言盛行的莆田当记者,我这样一个外乡人着实不容易。
“莆田涵江区三口镇一个在建尼姑庵遭到雷击,5名工人3死2伤。”2009年7月2日,我接到报社新闻热线968111线索后,立即驱车前往。当时的莆田记者站,只有我一个人,听不懂莆田方言,怎么办?我立即打电话给正在涵江区上班的岳父,让他停下手头的工作,给我当个临时翻译。
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雷击现场,但岳父不久就返回工地了,现场只剩下我这个外乡人。为了尽快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我拿起纸笔,用最原始的方式与几个莆田采访对象进行沟通:写下提问,对方在纸上写出答案。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了解了这起突发事件的起因和进展。
15载磨砺地方版迎来大发展
甫到兴化大地,一切都很陌生,一切都无从开始。于是,我笨鸟先飞,用了很多“笨办法”。地方不熟悉,我或乘坐公交车,了解莆田路网和城市环境,或步行于街头,了解民情民意民风;不懂莆田方言,采访之时,我或用纸笔与莆田采访对象交流,或带着当地人充当翻译,或备好录音笔回去后回放采访记录……
带着情感和努力做新闻,终于在莆田闯下一片天地,扎稳脚跟。2009年3月,莆田新闻版正式面市,虽然只有一个版面,但也提供了多种新闻产品,莆田人也多了一个了解本地新闻的渠道。2011年3月,报社决定全面升级莆田新闻版,由最初的1个版扩容至8个版,团队也由最初的一两个人增加到10多个人,而一切都是重新开始。没有过渡期,只有最后时限:新的莆田新闻版,2011年4月26日正式开版。招足记者,做好方案,开版做个大型时政策划,这些都得在不足1个月的时间里做好……再次上路的我,投入了全部的精力。
为了做好新的莆田新闻版,我还是用了“笨办法”——倒查莆田当地媒体几个月的报纸,搜集了足足20多万字关于莆田城市发展的素材,再浓缩提炼成“宜居港城·跨越发展”6000字的策划方案。为了赶时间,我就睡在办公室,终于赶上在开版时推出这一大型系列策划报道,见报后获得莆田市领导的认可和称赞:感谢海都报的报道。
15年的岁月,有收获,更是前进的起点,各个记者站和地方版团队获得难得的发展平台和机遇,人才积淀也从1999年的5人,到如今的近千人,而我正是其中的一员。在提供更好的新闻的同时,持续服务于城市发展,持续服务于市民生活,我知道,地方版的路很长很宽,因为这里的发展空间无限大。
布局
1999年5月
海峡都市报设立首个记者站——泉州记者站
2004年6月
取得海峡都市报闽南版的独立刊号
2009年3月
成立莆田记者站,派驻2名记者,设置一个莆田新闻版
2010年初
设立海都厦门事业发展部
2010年3月
设立平潭记者站
2011年初
成立漳州新闻中心,目前有采编、后勤等人员28人
2011年4月
成立莆田新闻中心,记者队伍增加到13人,莆田新闻版增加至8个
2011年6月
成立《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现在有采编、经营管理等人员320人,发行团队620人。以泉州为中心,覆盖泉厦漳龙四市
2011年7月
设立龙岩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