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秦淮
今日人物:深圳一私企员工
上榜理由:他们所在的公司发5元中秋过节费引发围观
“中秋节,每个员工发5块钱过节费,怎么过节啊!”这条网帖一发出即引发围观,不少网友质疑其真实性。发帖者说绝对是真的,并称可以找公司其他员工核实。涉事的深圳鹤山安帕电路板厂昨日在接受采访时先是称“月饼质量差,不能发月饼”,接着又称“每人发几百,厂就会倒闭”。(9月26日《羊城晚报》)
5元过节费,被网友戏谑为“史上最抠门中秋福利”。此话不假,在大白菜都要两三元一斤的今天,这种过节费对工人来说不啻于嘲弄。
查阅涉事企业的资料得知,该私企创建于1992年,厂房占地面积80多亩,拥有员工2200多人,专门生产优质线路板。如此企业,即便不是财大气粗,也称得上实力不俗,5元的过节费确实让人“啧啧称奇”。
在这里,我们切莫只把它当作笑话看,而应该剖析其背后的隐情。平心而论,任何一家企业如果不是存心和工人过不去的话,都不敢或不愿发区区5元的过节费,涉事企业出手这般寒酸,应该确与实际困难有关。正如该企业办公室工作人员所称,他们厂目前经济条件不好,如果每个人都发几百块钱,厂就会倒闭。
透过5元过节费的悲伤叙事,我们应该看到不少实体企业的困窘处境。前不久,人民日报报道了一名企业主的感叹:“大约58%的利润缴了税费,做梦都盼着减税!”想想,不少实体企业生存都已艰难,又怎么可能慷慨地给工人发过节费?不是不想发,而是发不起。
更耐人寻味的是,但凡过节费发得少的企业,往往是私企,那些垄断国企的过节费则让人羡慕嫉妒恨。此前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报告称,一些央企存在过度福利等问题,滥发的奖金、补贴动辄几亿。一边是私企的5元过节费,一边是国企惊人的节日福利,如此失衡的差距与生存状态,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