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根雕市场,建瓯的取胜之道是“不随从”
N本报记者 练仁福 文/图
本报讯 初秋的午后,建瓯经济重镇徐墩武夷根艺城,浓郁的茶香中,围绕着根雕艺术的话题,张木芳与记者聊开了。
“每一个树根都具唯一性,雕出来的东西自然也各自不同。花了心血做出来的东西,自然有人喜欢。”张木芳说,雕刻的最高境界是做减法,寥寥几笔,就把想雕的内容表现出来,同时最大限度保持树根的本初状态,这样的作品,会有原始的味道,也会更有哲理性,能让人长时间品味,不会过时。
张木芳,现为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建瓯市根雕协会执行会长。1992年,学有所成的他返回建瓯创办闽北芳盈艺雕厂,率先把建瓯根雕推向世界各地,他见证了建瓯根雕从作坊式向产业化发展的变化。
在建瓯采访期间,记者最想探寻的就是,这个闽北城市,以什么样的竞争力能在根雕上有作为,张木芳给出的答案正是创意及艺术性。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根雕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没有个性化的产品是无法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建瓯的取胜之道正是‘不随从’,保有自己的艺术个性。”张木芳瘦削的脸上带些沟壑,眼睛炯炯有神,纤长的手指在自己的作品上来回比划。
他说,建瓯的根雕艺人从很早就意识到作品创意的重要性,坚持“只有独特才能创造价值”的理念,在创作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构思,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来调整创作构思,积极树立品牌。
建瓯根雕起源于三国时期,当时造船业十分发达,并大量使用了根雕艺术,雕龙画凤,装饰船只。历经宋、元、明、清的积淀,其后出现了用树根雕刻的凳、桌、椅等生活用具。上世纪60年代末建瓯根雕进入快速发展期。如今,建瓯根雕产业已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形成了极富地方工艺特色和极具地域优势的文化产业,全市现有根雕企业290多家,从业人员近1.6万人,年产值16.2亿元。
产业的发展,需要集聚,需要大项目的支撑。2007年,建瓯“武夷根艺城”项目在经济重镇徐墩建设启动,计划总投资近20亿元,总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根雕专业市场。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长1500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具有江南水乡建筑风格的艺术古街,上百家根雕企业进驻;二期工程已启动,并被列为福建省工艺美术产业重点建设项目,正在申报福建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
今年1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正式授予建瓯市“中国根雕之都”荣誉称号,该市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