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综合
本报讯 著名文化学者南怀瑾先生于9月29日在苏州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而他的一生也备受争议,可谓“名播遐迩”,誉之者尊称其为“国学大师”、“一代宗师”、“大居士”;毁之者则直斥其不过是一个“江湖骗子”,“篡改三教混淆古今”。
而南怀瑾生前曾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面对争议的老人很平淡,“所有的声音都与我无关”,如今他真的可以做到这一点了。
“不读南怀瑾,就不懂何为中国文化”
南怀瑾从2000年开始兴建的太湖大学堂,七年土木之后,这里楼宇庄严、芳草萋萋,这就是他去世的地方。每年都会有众多的企业家、学者以及其他各界人士,放下公务,花费很长时间,来到这里追随南怀瑾研习人生哲理。
南怀瑾曾说:“今日的世界,从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从精神的层面上来看,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在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他说他创办太湖大学堂,就是希望随缘教化,运用认知科学、生命科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研究与传播,挽回人们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精神危机。
据说,这也正是众多社会精英愿意追随南怀瑾的原因。
曾做船运生意,生活困窘
但在1949年赴台湾之前,时年已31岁的南怀瑾其实还并没有什么名气,他所面临的第一要务甚至还是“生存”。据南怀瑾后来的学生、台湾老古文化出版社总编辑刘雨虹回忆,起初南怀瑾和他的温州同乡一同做船运生意,因货船失火,投资血本无归。1955年,困窘处境中的南怀瑾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禅海蠡测》,书刚出版时每本定价新台币5元,在基隆出售,根本没有人买。
后来随着台湾经济的复苏、文化氛围的逐渐形成,关于南怀瑾早年的传奇经历开始口耳相传:从小接受严格的私塾教育,涉猎广泛,喜欢寻访高人隐士;抗战期间离家入川,在军校任教,其间被青城山的大居士袁焕仙收为弟子,后辞去教官职务,到峨眉山闭关修行3年;出关后继续修道参禅,9年后离开四川到云南大学讲学,1947年重返乐清,1949年赴台。他俨然成为一个传奇的隐士,邀请南怀瑾讲学的学校、机关、社会团体渐渐地越来越多。而频繁受邀讲学,又让南怀瑾开始吸引更多听众,关于他的传奇故事也越来越多。
《论语别裁》引发的轰动
1971年,南怀瑾受聘于台湾辅仁大学,正式开设《易经》课程,可是课只开了一年,南怀瑾就主动停止了。据说,原因是他的课程太受学生欢迎,教室里是满的,窗外还站了人,这就与一些老师的课形成了强烈对比,“为了避免造成别人的不愉快和难过,应该急流勇退,以免他日遭忌”。
真正让南怀瑾“大红大紫”的则是一本《论语别裁》。1974年4月初,台湾大陆工作会邀请南怀瑾每周三下午去给他们的员工讲《论语》,讲稿后来在报纸上连载,南怀瑾“用时代的角度,白话的表达,加以经史的空前方式讲《论语》”,受到了大众的广泛追捧,报纸被许多人剪贴成册,并转告亲友,至今还有人保存着完整的剪报。讲稿随后以《论语别裁》为书名出版,引起轰动。之后,复旦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正式在大陆出版《论语别裁》,风靡一时。几年间,《论语别裁》发行过百万,堪称中国图书界的一个“神话”。
在南怀瑾的作品陆续在大陆出版之后,2006年8月,出版社邀请南怀瑾在上海作一次公开演讲,南怀瑾担心来的人太多容易造成混乱,一再要求严格保密、不作宣传,但消息随即在网络上传开,打进出版社的询问电话络绎不绝。
南怀瑾小传
南怀瑾,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少年时期开始,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抗战时期,先是投笔从戎,执教于军校,后来辞去教职,遍历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后在名寺闭关研修佛学,得多位著名高僧、活佛传授。1949年赴台湾,相继受聘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执掌教席,并应邀到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著述颇丰,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1976年,根据南怀瑾演讲辑录的《论语别裁》在台湾出版,受狂热追捧,到1988年时已再版高达18次之多;199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将《论语别裁》等南怀瑾著作引进大陆,同样掀起“南怀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