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吴智飞 周德庆
本报讯 餐桌上使用的消毒餐具竟是在污水横流的作坊中加工出来的。昨天,本报独家曝光了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延寿村的“莆田九华山餐具消毒”作坊(详见昨日本报P1版),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读者的热议,相关部门立即前往现场进行调查。
【部门行动】作坊污水横流部门要求整改
昨天上午,城厢区卫生监督所和城厢区龙桥工商所前往现场调查该作坊的经营环境。
据了解,消毒餐具的流程主要包括残渣处理、浸泡去污、清水冲洗、消毒烘干和分类包装五个主要环节,而“莆田市九华山餐具消毒”作坊在上述的不少环节中都存在问题。
经工作人员现场调查,作坊内收集残渣的塑料桶没有桶盖,导致一股臭味在作坊内弥漫。浸泡去污和清水冲洗均在湿漉的地板上进行,没有专门的操作平台,使得餐具容易粘上灰尘等脏物。特别是餐具消毒的污水是通过作坊门口简易的下水道进行处理,导致作坊内污水横流。此外,在马路边晾晒放置餐具的塑料箱,烘干机旁杂物凌乱等也存在一定的卫生安全隐患。
该作坊的林姓负责人称,出现上述状况,主要原因是小本经营,加上行业竞争激烈,没有足够的财力对场所进行完善。
城厢区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介绍,从整体上说,这家作坊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可还是有改善的空间。对此,他们向这家作坊的负责人林先生提出了整改意见,内容包括不能在地上晾晒餐具和塑料箱,不能在消毒间和清洗间内存放杂物,要增设去污和清洗餐具的操作平台,要在去污间和清洗间之间增设纱门等。
对卫生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该作坊的负责人表示会在近期进行整改,改善作坊的卫生条件。
【深度调查】小作坊价格优势挤压“正规军”
市区的不少饭馆都使用“一次性”消毒餐具,餐饮具集中消毒生产单位全莆田有20多家,其中只有4家是具备工商营业执照的合法单位。可见,大部分消毒餐具的来源都是小作坊,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吗?
城厢区卫生监督所介绍,莆田曾有一个大型的餐具消毒中心。2008年,荔城区新度镇建立了一座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大型餐具消毒中心,投资70多万元。中心有20多个工人,他们统一制服,利用全自动的清洗、烘干一体化的洗碗机,按照严格的作业流程,对餐具进行消毒。
该餐具消毒中心虽然采用标准化、自动化流程,但反而竞争不过采用简易、粗糙流程的小作坊。“我们每套餐具的出租价格是1块多,而小作坊消毒餐具的出租价格只要几毛钱。”该中心原负责人说,在高成本的压力下,小作坊的价格优势彻底打垮了“正规军”,企业最终不得不停产转让。
据卫生部门介绍,卫生部规定,从2004年开始,从事餐具消毒的行业无需办理卫生许可证,目前莆田的餐饮具集中消毒生产单位多是小作坊,除不定期的抽检外,对上述单位的监管短期内难有其他有效的措施。针对莆田市餐饮具消毒行业的现状,卫生部门也提醒大家,如果需要使用一次性消毒餐具,可以先用开水烫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