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健康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告别骨质疏松,从晒太阳开始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10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告别骨质疏松,从晒太阳开始
卫生部发布《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提醒老年人当心“骨松性骨折”
 

N本报记者 陈思敏

10月10日,在世界骨质疏松日来临之际,卫生部在官网上发布了《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指出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无明显的感觉,直至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或跌倒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轻则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

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

老年人容易跌倒,年龄越大,跌倒的发生率越高,而且女性比男性多。数据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30%~40%的老年人每年至少跌倒1次;在65岁和80岁的人群中,每年发生跌倒的几率分别为30%和5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林建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门诊中接触到的老年人因跌倒而导致骨折的病例很多。“老年人骨密度、骨强度下降,导致骨脆性增加,常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同时由于老年人下肢肌力减弱,协调性下降容易跌倒,从而发生骨折。”

老年人跌倒很容易引起一系列的损伤,其中5%~10%伴骨折、裂伤或头部受伤,甚至会导致少量人猝死。在近年来急速增长的老年人髋骨骨折中有90%是因为跌倒所致。据统计,目前髋部骨折的发病率在中老年女性骨折中已经占到了首位,很多老年人髋部骨折后不得不长期卧床,致使身体的各项机能也随之急速衰退,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日常活动及独立生活能力,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中老年人高发,可进行骨密度检测

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跌倒,比一般老年人更容易造成骨折。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3的人患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这部分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轻微暴力、跌跤,甚至坐车颠簸、咳嗽,都可能引发骨折,最常见部位是脊柱椎骨、腕部和髋部骨折。其中,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者中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林建华院长指出,骨质疏松症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发病率更高。卫生部发布的《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中也指出,有以下因素者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饮食中钙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老年人预防骨松性骨折,一方面要防骨质疏松,一方面要防跌倒,双管齐下。无论是跌倒、骨质疏松还是肌力减弱,都与维生素D缺乏有很大关系。据介绍,维生素D在人体内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促进小肠对食物中钙的吸收,使血钙浓度维持正常,为骨骼的形成提供“原料”;二是促进骨骼中钙盐的形成,让血液中的钙能够顺利转移到骨骼中,为新骨的形成提供条件;三是可以增强老年人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增加肌力,减少跌倒风险。因此,林建华院长建议50岁以上人群去医院体检时,要进行骨密度检测,提前做好预防。

防治三部曲:适量运动+晒太阳+均衡饮食

《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指出,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比不治疗好。及早得到正规检查,规范用药,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骨折发生风险,缓解骨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骨质疏松预防和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其防治策略包括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两部分:基础措施是指调整生活方式和骨健康基本补充剂;药物治疗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药物,包括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以及一些多重机制的药物。

采访中,林建华院长详细介绍了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措施:(1)适量运动:人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的风险。老年人尽可能选择空气流通好、植被树木多的地方运动,运动强度要适中,例如有一定速度的散步、太极、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不适宜爬山。运动要坚持。(2)定期晒晒太阳,阳光照射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3)均衡饮食,低盐饮食,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适量增加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如鱼肝油、罗盖全活性维生素D等。维生素D和钙质的摄入对于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作用。

一般人可以通过服用鱼肝油补充维生素D,但对于肝脏肾脏功能不足或者较弱的老年人,林建华院长建议可以补充活性维生素D。林院长解释说,维生素D本身无活性,需经过肝脏、肾脏转化成活性维生素D后才能发挥生物学作用。老年人新陈代谢基本处于负平衡阶段,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下降,对维生素D的活化能力也逐渐下降。因此老年人需要补充不需人体代谢的活性维生素D,以增强肌力防止跌倒,防治骨质疏松症,预防骨松性骨折。

□相关链接

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自我检测

《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列出以下问题帮助中老年人进行骨质疏松症高危情况的自我检测。任何一项回答为“是”者,则为高危人群: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2.您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激素类药品吗?

3.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三厘米?

4.您经常过度饮酒吗?(每天饮酒2次,或一周中只有1~2天不饮酒)

5.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6.您经常腹泻吗?(由于腹腔疾病或者肠炎而引起)

7.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9.女士回答: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健康提示:高龄、低体重女性尤其需要注意骨质疏松,医生常用“瘦小老太太”来形容这类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指导专家:林建华,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福建省骨科研究所所长。门诊时间为周一下午、周三上午,特诊预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