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蔡学伟
本报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莆田的对外高速通道越来越多,目前,莆田已完成境内“三纵一横三联”路网规划,总里程约595公里,全市实现“镇镇有干线”,配套支线26条约220.5公里。市民对于在高速环境下的通信质量,有着特别的期待和要求,莆田的通信技术水平,能否满足市民在动车等高速环境下的通信需求呢?国庆期间,记者坐上动车,在莆田境内47公里的福厦铁路线上进行了一番体验。
动车时速在变化通信始终稳定
由于适逢十一黄金周,乘动车出行的旅客很多,许多车厢内的走廊和车厢连接处,站满了乘客。“这么多人,信号能支撑大家的通信需求吗?”刚上动车,记者就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记者打开手机一看,信号显示是满格的,试着拨通了一位远在厦门的朋友电话,大约3分钟的通话过程十分通畅,与在城区的手机通话并没有两样,就在记者通话的过程中,许多同车厢的乘客也在打着电话,或用手机聊着QQ、飞信。
火车行驶到仙游枫亭路段,车厢内的液晶显示屏上打出了火车当前的时速为201公里,记者再次拿出手机查看,发现信号依然是满格的,此时,记者发现身旁的一名乘客正在用手机进行飞信聊天。他告诉记者,他是做外贸生意的,使用的是中国移动的手机,经常乘坐动车出差,每次都要在动车上使用手机与人通话和发送信息、材料,动车刚刚开通那时,手机信号有时会出现中断的情况,从去年开始,这种情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变,不但通信畅快了,发信息、玩微博速度都很快。
就在这时,动车经过一个隧道,此时显示的车速为199公里,车厢内的人大都没有注意到行驶环境的变化,依旧在打着手机,上着飞信,显然在隧道之内他们的通信也没有受到影响。
动车沿线设置多个通信信号站
昨日,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莆田分公司网络部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揭开了动车在200公里时速的环境下,通信信号依然能保持通畅的秘密。
这名工作人员介绍,福厦高铁列车目前的时速都在200公里左右,这对手机信号的切换有很高的要求,因为手机响应切换的时间通常在3秒,而3秒的时间动车行驶的距离可达160米以上,而一个通信站点覆盖的距离约1.2公里,如按平常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一个的站点规划,在高铁上每通话20秒,就可能出现3秒的质差情况。
为解决这个问题,莆田移动采用拉远站点的方法,将同一个站点的信号分成多路,连接到远端发射天线上,大约每公里设置1个信号站,使信号均匀分布4至6公里的高铁周边,从而保证了通信信号的无缝连接,让旅客在任何高速环境下,始终享受到通畅的通信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