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宋晖 郭大路
诺奖之后,中国文学很忙。元芳,你怎么看?
本地作家陈希我一向以尖锐著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首先表示,“莫言配得上诺贝尔文学奖。”但“诺贝尔文学奖评奖的是人,而好作家是神……也许神站在200米的高空,而评奖的人只是站在50米高空,评奖的人只要能看到50米以上的好作家,那也就可以了。很多好作家也都没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比如托尔斯泰,也有莫名其妙获奖的,比如丘吉尔。莫言是好作家,在当代中国作家当中他也是强的,但不一定就是顶尖的好作家。”
在老编看来,百多年诺贝尔奖得主当中,如肖洛霍夫一类的30%可称得上是大师级。不过,余下的70%,确也各有成就。莫言获奖,尽可以算入这70%当中——这也给中国纯文学界打了一剂强心针:如果莫言可以拿诺奖,那么,中国作家队伍中,“诺奖资源”肯定不在少数!
他们是谁?撇开《兄弟》,余华真可算第一,麦家说,“王安忆、阿来也应在其中”,按《收获》主编程永新的说法,“苏童的中短篇、贾平凹的长篇毫不逊色”,而格非、张承志、毕飞宇也都有相当漂亮的作品……本期,我们拟出一份不完全名单,你尽可以往上添加。
最有大师水准的中国作家——余华:《活着》会一直“活着”
余华是浙江海盐人,但祖籍却是山东高唐,所以应该和莫言算是老乡。在贴吧里,余华的粉丝更是大喊:“莫言都获诺奖了,我的余华呢?”
余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在20世纪80年代,和苏童、格非等的创作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评论界称之为“先锋文学”。从最早的短篇《十八岁出门远行》到之后的长篇《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余华几乎成为那个时代“中国先锋派”的标志性人物。
张艺谋在拍完了莫言的《红高粱》,1994年又拍了余华的《活着》,但这部片子没有公映,却在国外大受好评,曾获第47届法国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全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等多个国际奖项。
余华的读者大多是通过作品熟悉余华的,而并不是傍着电影或电视剧而红。当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几乎为余华赢得了如今的所有尊重,1998年获意大利格卡佛文学奖,2002年获澳大利亚的文学奖,2004年获法国文学骑士勋章……他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俄、意、荷、挪威、韩、日等多国文字,近日德国著名学者、作家、柏林文学论坛主席雅奈茨基来华访问也表示“余华的作品可以获得诺贝尔奖”。雅奈茨基说,余华的作品传到德国以后,完全颠覆了国外人对中国的看法。德国民众对中国文化、对中国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了解,是新闻的功能无法代替的。他所褒奖的是余华的《兄弟》,但余华的作品中距离如今最近的这部《兄弟》却在国内受到争议,被认为只是他作品中“不怎么好的”。而有批评家认为,他的长篇、中短篇甚至是文学随笔都在莫言之上。《收获》杂志执行主编程永新也评价:余华绝对是当今中国最好的作家,与世界一流作家的作品放在一起毫不逊色。
直到今天,余华的《活着》还在被改编,新锐话剧导演孟京辉邀来黄渤、袁泉改编成话剧版,11月初将在广州公演,而他更是把余华的小说比喻成“像一口深井”。
莫言是倚天剑,他就是屠龙刀 贾平凹:“□□□”是一种精心为之的败笔
贾平凹比莫言大整整三岁,这两人也是被外界比较得最多的:同以长篇见长;同写乡土题材;书法都写得好;同为老派作家的风格……
谈到贾平凹不能不提《废都》。1993年上半年,《废都》一出来,好多人开着车,带着押车的,用现钱去买。北京出版社一时印不出那么多,就卖版型,一下子卖给了六七家。当年这些厂家差不多都是以10万册为起印数的。据这一行的人估计,从1993年下半年起,正版、盗版加起来约有1200万册。贾平凹自己手头就收集了60余个版本。
《人民文学》前主编、评论家李敬泽则给《废都》冠以“中国20年来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重要,是因为它在1993年出版时,体现了我们当代生活的精神走向的某些重要变化。而2009年《废都》解禁,我们看得更为清楚。从某种程度上说,《废都》确实是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分界点的作品,它所表现的对生活的看法、对世界的看法,在上世纪90年代初是极富预见性的……而“□□□”是一种精心为之的败笔,让庄之蝶这个人物陷入了真正的道德困境。而上世纪70年代末出生的年轻的评论家曾念长则说:“那时读《废都》和《红高粱》几乎是在同一个时代,感觉他们都属于‘重口味’,对于我的早期阅读形成比较大的冲击。”
贾平凹的作品最早搬上银幕的小说是《鸡窝洼人家》,1984年前后被西影改编成电影《野山》。该片获奖无数。《废都》在2009年解禁时,即被争抢版权,卖了100万。最近被改编的电影,便是《高兴》,导演阿甘,在这部电影中玩陕籍明星、陕西话,仅在西安票房达到了450万元,贾平凹号召力不减,阿甘目前正在筹备《高兴2》。
才自清明志自高
苏童:“胸中自有妇女百万”
这个标题的出处是来自于作家陈村,“苏童胸中自有妇女百万”,他开玩笑,说的也是实话。说苏童是最善于塑造女人的男作家也许并不过分。
苏童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迄今有作品百十万字,代表作包括《园艺》、《红粉》、《妻妾成群》、《已婚男人》和《离婚指南》等。
普通人记住苏童是因为他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后者在1991年第48届威尼斯电影节上摘得银狮奖,获1991年第62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等,数起来大概有十多项。不止普通人认可《妻妾成群》,著名先锋小说家马原甚至说,《妻妾成群》显示了苏童扎实的写实功力,是不是好作家,以此为标准。《收获》主编程永新不同意这个看法,他认为《罂粟之家》更是上品。而日本桑岛道夫日前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直言,苏童有获奖的可能。
文学实验室里的学者
格非:《褐色鸟群》飞过的痕迹
格非,原名刘勇,1964年出生,江苏人。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从此以“叙述空缺”而闻名于“先锋作家”之中。1988年发表的中篇 小说《褐色鸟群》更是曾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是人们谈论先锋文学时里程碑式的作品。
在作家群中,格非属于比较低调的一位,业内评价他“是个有学者风度的小说家。喜欢在小说结构上做文章,像营造迷宫一样建构他的小说,以此获得一种智力的乐趣。他的作品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趣味,优雅、精致而纯粹,还有一种难得的矜持。他的文字确切而细腻,丰满而华美,这使他的作品宜于翻译,信息的损耗可以降到最低限度。”
有人曾问毕飞宇:“中国有好小说吗?”毕飞宇反问:“那么你读过格非的《春尽江南》吗?”《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春尽江南》,是格非超越《褐色鸟群》的“乌托邦三部曲”,《收获》主编程永新说,他的最新中篇小说《隐身衣》,“虽说故事性很强,但作品的前卫精神是显而易见的”。
别以为中国没有埋头纯文学的作家,格非就是一个典型。
文坛上的“影视大腕”
刘震云: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我给文学奖带来了什么呢?
刘震云写的大多是城市题材。从写机关单位的《单位》《官场》到《一地鸡毛》,语言比莫言更容易亲近都市里的读者,即便是写农民在城市里的故事的长篇小说《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其中的语言也更“时髦”、更都市化。
刘震云和莫言一样也有过当兵的经历。从15岁那年他刚当兵就开始写作,一上了去戈壁滩的火车就开始写诗“新家安在长城端”。而这些不曾发表的诗,拿去和莫言的打油诗一比,也是颇有意思的事。刘震云曾调侃说:“在我撒不出尿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写诗了。”刘震云成名的第一部作品是《塔铺》。当时写东西很倚重生活描写,对内核的东西不一定完全领悟,但写生活本身的时候作品会帮作者厘清相关事物。“就好像你在地里,一锹下去,有杂草根、蚯蚓啊什么的,你未必知道一锹下去有这么多东西,但土地确实有这么多含量。所以一开始写东西很占便宜。”
刘震云的书比没有得奖之前的莫言的书要好卖,这是有数据的,当年《一地鸡毛》的首印量是20万册,《一句顶一万句》是40万册,不久前出版的《我不是潘金莲》首印已经是50万册。而且《我不是潘金莲》上市一个多月,已加印了10万册。
《收获》主编程永新没把刘震云算在名单里,说“他对影视的贡献比他对文学的贡献大”。由刘震云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也不比莫言的逊色,而且传播更广。1995年《一地鸡毛》被冯小刚搬上荧幕,主演陈道明、徐帆,而当时韦唯、韩磊、尹相杰、谢东都曾为这部电视剧演绎主题歌,火得一塌糊涂。这以后冯小刚与刘震云的合作不断,如电影《手机》,还有年底就要上映的《温故1942》。
论性格,莫言憨厚朴实,而刘震云有些张狂。有人为中国现当代作家搞了一个排名,林语堂、梁实秋、周作人、钱钟书之后就是刘震云。而他却说,“其实我心目中不是这么排的,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柳永、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蒲松龄、鲁迅、刘震云,这么排不行吗?”不知他说的是不是玩笑话。去年他因《一句顶一万句》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但他对是否获得这个奖有种无所谓的态度。他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我给它带来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