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岳王庙墓道前的“尽忠报国”是他所题,大才子文征明为他书写墓志铭
N本报记者 黄凌燕 文/图
本报讯 南宋时期岳母在抗金名将岳飞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鲜为人知的是,明代中叶莆田人洪珠在杭州西湖岳王庙墓道前方照壁上,也为岳飞写下“尽忠报国”四个大字。但记者寻访发现,明代书法家洪珠位于莆田黄石林墩的故居早已成弃屋,只剩下一个空壳。
故居荒草丛生
围墙内,露出的屋顶缺瓦断脊;围墙外,新立的“洪珠故居”石碑是这座宅第唯一完好的物件。
78岁的洪瑞凤是洪珠的后人,他告诉记者,族亲陆续搬离后,房屋无人居住,逐渐就破败了。洪瑞凤找来梯子,让村民翻墙进屋开门。记者看到,屋子到处残垣断壁,荒草从院子一直蔓延到屋子里,大宅的厅堂墙壁被挖得满目疮痍。洪瑞凤说,就连横梁木构件上的藤条也被人盗割。
记者观察到,整座宅第主体建筑只有两进,屋子也不见精美的雕刻,无论是厅堂还是房间都比莆仙其他官宅小很多,可见主人之节俭。洪瑞凤说,当时他没有意识去申请文物保护,等到有意识时,宅第已经破坏严重。
留下多件珍贵文物
当年,洪瑞凤搬离洪珠故居时,还把故居的文物带到新家,妥善保管。记者看到,保留下来的有两块匾额,其中一块是《嘉靖皇帝谕旨》誊黄文本匾额。当时,任户部主事的洪珠奉旨赴浙江督办漕运,功绩卓著,受到嘉靖皇帝的嘉奖。后来,他把谕旨誊写下来,制成匾额,悬挂在厅堂上。
还有一块是清乾隆年间,福建学政朱珪在1780年为洪珠后裔洪青畴题写的“贡元”匾额。朱珪是清代名臣,也是嘉庆皇帝的老师。这块牌匾是洪瑞凤无意间在洪珠故居柴火间发现的,至今保存完好,匾上还盖有两方红印。经文物专家考证,是研究清代科举制度和清代重要历史人物朱珪的重要文物。
值得一提的是洪珠的墓志铭,如今收藏在村里的林墩戚公祠凌星阁内,这块墓志铭是林俊(明嘉靖年间刑部尚书)撰文、郑岳(明代著名学者、诗人)篆额、文征明书丹,堪称三绝碑。“前来拓片和拍照的人络绎不绝,许多人还是远道而来的。”洪瑞凤说。
为岳王庙题字
在洪瑞凤带领下,记者来到离洪珠故居不远的尊师坊。只见牌坊墙上书写着“尽忠报国”,落款是“莆人洪珠书”。字体与杭州岳王庙墙壁上的“精忠报国”大小无二,不同之处是,莆田是红底白字,杭州是白底黑字。
细心的人会发现,“国”字右角少一“点”。有人说,洪珠是故意不上点的。他认为,岳飞“尽忠”是无可置疑的,但“报国”则少了一“点”。岳飞在当时连战皆捷的情况下,理应乘胜追击金兵,待灭金国之后,再接受宋高宗的金牌召令,他的“忠”只是“愚忠”,在“报国”上则终差一“点”。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他为了书法美观减少的笔画。
与文征明结文字交
“洪珠一生擅长书法,尤以楷书见长,后来又与大才子文征明结为文字交。”洪瑞凤说,如今他还在全国各地寻找洪珠留下的墨迹,希望能把先祖的墨宝都展示在尊师坊里。如果你有洪珠书法作品或有关于洪珠遗物的线索,请拨打本报热线968111,与记者联系。
洪珠简介 字玉方,莆田黄石林墩人,明代著名书法家。他于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及第,官授浙江总督府,任幕宾。晚年辞官返乡,学着岳飞“尽忠报国”事,捐俸修桥造路,填海筑堤。书品与人品并称,至今有口皆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