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毛慧娟 谢秋玲 采访整理
核心提示:在刚过去不久的黄金周,游客所到之处,不管是景区还是马路上,往往可见随意丢弃的垃圾堆积成山。近日,本城也出现,因焚烧垃圾造成满城数天怪臭的现象。垃圾处理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国外是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并回收处理的呢?本报驻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闽人观察员,发回了他们的所见所感。
日本
垃圾的分类处理 细致到让人“抓狂”
观察员:周夏菁
籍贯:宁德霞浦
现居日本静冈
有人说在日本穿白色球鞋是不用刷的,因为不会脏。虽然说法稍微夸张了点,但也正说明日本街道的干净。日本环境的维持,与国民的意识是不可分开的。毫不夸张地说,日本对垃圾分类处理的细致程度是到了让人抓狂的境界。
一个塑料瓶须经四个步骤后扔
我现在住的公寓是共用垃圾箱,这些垃圾箱分放不可燃垃圾、塑料瓶的盖子、塑料饮料制品、玻璃瓶和铁罐、塑料制品垃圾,以及专门放厨房垃圾(含有水分的垃圾)。而日本对于垃圾分类处理的细致程度,在处理塑料饮料瓶上可见一斑。首先要把塑料饮料瓶盖子扔掉,再把包装纸放到塑料制品垃圾里,瓶身用水涮一下,踩扁扔进塑料饮料制品垃圾箱。学校里的分类会更细致,铝制品罐和铁制品罐也是分开的。
当地政府也制定很多规则来处理垃圾,比如垃圾的分类和各种垃圾的收集日。就连垃圾袋都是政府指定,要花钱去店里买的。而且每个地方指定的垃圾袋都不一样,别的城市的垃圾袋在静冈市是不能用的。不过除了厨房垃圾要用指定垃圾袋装了才能扔,其他的都会用专门的筐子来装。不同颜色的筐子代表放不同的垃圾:白色筐子是用来装透明玻璃瓶,黄筐子是装塑料瓶,蓝色筐子是装铁罐子的,棕色筐子是装棕色玻璃瓶,黑色筐子是装其他颜色玻璃瓶。黄色的网是用来罩住用袋子装的厨房垃圾,因为日本乌鸦很多,会把垃圾袋啄破吃里面的东西。还有书要扔的话,要用绳子把它们捆好。
至于家庭不能处理的垃圾,就要交给专门处理所处理。比如坏掉的冰箱,要先去邮政局付资源再利用费用,然后拿着收据把冰箱运到指定处理场。总之费钱又费力,所以能修修再用的,日本人一般不会扔掉。
初到的第一件事 学会怎么扔垃圾
别看我现在能说得头头是道的,刚到日本的时候可是什么都不懂,乱丢一通。比如吃完便当,里面的剩菜剩饭都一块丢。第二天垃圾桶就贴了一纸条警告说要分开。我在学校学到的第一件事也是扔垃圾。有一次跟着前辈去扔塑料瓶垃圾,有几个瓶子里还剩一点液体。结果前辈就被垃圾处理中心的人叫住,要求把那几个瓶子洗干净了才能扔。我在一旁觉得太较真了。和前辈这么说时,前辈搔搔头说:“我们从小就被教了垃圾要分类处理,不能给其他人带来困扰。”
刚到日本的人还有一个绝对不习惯的地方——日本街道上几乎是不安放垃圾桶的,据说是为了防止犯罪分子放炸药。所以垃圾都要带回家扔,我现在已经养成随身带着小塑料袋装垃圾的习惯。
但是也不是所有日本国民都有这种自觉,去年12月,在川崎市沟口车站就发生了一个案件。50多岁的妇女在车站的扶手电梯上被割断了中指,起因是一位上班族随手把小酒瓶子扔在电梯与墙的间隙里。这位上班族因违反废弃物处理法遭到起诉。
加拿大
政府统一发放垃圾桶 印有每户信息条形码
观察员:黄志雄
籍贯:莆田仙游
原海都报记者现居加拿大多伦多
我所在的多伦多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在这里,垃圾桶由市政府统一发放,每家每户三个,分成蓝、绿和灰三种颜色,盛放不同的垃圾。每个垃圾箱都有条形码,用电脑一扫描就知道户主的信息。政府会制定垃圾采集的时间表,并通过网站发布,居民只要定时将垃圾桶摆放到马路旁边。收垃圾的人有时会把垃圾袋打开,发现不对会留字条或者不收。刚到加拿大时,我也经常把放食品垃圾为主的绿桶与装其他可回收垃圾的蓝桶弄混,受过几次提示、警告和拒收垃圾。最后,经过细心研读提示单,常年精心地分桶装垃圾,不但弄清楚了,也养成习惯了。
建筑及工业垃圾 有专门公司处理
电池、灯泡、药品对环境有影响的垃圾要拿到特定的地方去扔。比如宜家、沃尔玛等商家就有旧电池的收集箱,还有居民可把旧灯泡拿去换新的节能灯泡,一般是免费更换。建筑工地、工厂、商场、公寓大楼等公共设施的管理者需租用巨大的铁制垃圾箱存放,然后定期由专门的私人垃圾处理公司负责拉去垃圾场处理。
有机垃圾深加工 既增收又环保
多伦多有两个有机垃圾处理厂。工人会先把垃圾进行人工分拣,挑出那些混杂其中的一些比较明显的非有机垃圾。这剩下的有机垃圾再经过深加工,就变成了高质量的有机肥,可用于绿色农业和园艺。这样一来,不但为市政府增加了肥料的销售收入,还可以减少三分之一的垃圾填埋量,延长垃圾填埋场的寿命,等于是节约了土地和居民的税金,其环保意义和实际价值都是很大的。
但在两年多前,多伦多的垃圾都是运到美国填埋,一辆垃圾车往返一次需要3天,耗资1500加元,一年下来就是个很大的数字。即使这样,美国垃圾填埋场也在2010年对加拿大关闭了。
澳大利亚
搬家扔家电家具 跑了市政府两趟
观察员:黄翔
籍贯:福建寿宁
现居澳大利亚墨尔本
在澳大利亚,垃圾分类有着明确的规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红、黄、绿三种不同颜色的底部带滚轮的垃圾筒。通常来说,红色的最小,用来放置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并且都要用密封的塑料袋包装好;黄色比较大,用来放置废纸、压扁的纸箱及可回收的塑料制品等;绿色的则用来放置落叶、树干、割碎的草等“绿色”垃圾。还有一种是硬质垃圾(指家用电器、家具以及木制品之类的废弃物),由政府统一回收。
家庭和办公室垃圾分类各不同
不仅如此,什么时间收垃圾,每条街也都有着明确的规定。以笔者所住的那条街道为例,市政厅规定每周三上午是收取生活垃圾(红色垃圾桶)的时间;可回收垃圾(黄色垃圾桶)则是每两周收一次;绿色垃圾桶用到的机会不多,因此来收的次数也就更少。
写字楼办公室的规矩和家庭又有些不同。以我们办公室为例,有两个超级大纸箱,一个用来放置废纸;一个用来放置压扁的纸箱等;生活垃圾的话,每天下班后,由市政厅的清洁人员上门清理。至于其他的可回收的塑料制品,你就得带回家丢了!
废弃家电不能乱扔要等政府统一回收
在澳大利亚,人们把那些用旧的家电、家具叫做硬质垃圾(hard waste)。在国内可以将它们卖掉换点现金,但在这就别指望了。如果错过了市政厅规定的收集硬质垃圾的时间,还得自己掏钱找私人公司上门回收。
前不久就有一位老人遇到了这个问题,他计划搬家,旧家遗留了一些旧饭桌、旧电视之类的硬质垃圾,想让市政厅安排人上门回收。不会英文的他来到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陪他跑了一趟白马市市政厅客户服务中心(就在我们办公室楼上),安排好10月6日上门收集。结果没过两天,这位老人又来了,说还有几件东西想丢掉,问能不能让市政府再上门收一次。市政府接待处的Caroline回复说,只能在11月8日去回收。可是老人不接受,因为他10月25日就得搬出去。和市政厅垃圾收集负责人沟通了一下,最后让老人和邻居们商量一下,先把家里的硬质垃圾放在附近不影响邻居出入的地方,等到11月垃圾车上门收取。因为事先与市政厅沟通过,不算是乱丢垃圾,老人也不会被处以罚款。
【延伸阅读】如何资源回收 各国出招
在资源的回收利用方面,日本已经做到了极致。一度资源匮乏的日本,正在跻身资源大国的行列。日本的垃圾处理厂看起来和垃圾丝毫没有联系,更像是酒店或者医院。因为垃圾处理厂窗明几净,没有异味。垃圾从卸载、粉碎、处理、焚烧都是全封闭的,所有的工序自动化完成。日本特别重视开发回收利用的新技术,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甚至一些很难和“资源”沾边的东西。日本一家公司曾开发一项新技术,利用特殊气体熏蒸下水道的污泥,并将其变成燃料。
新兴技术的兴起也带来一个难题,如何回收和处理这类难以自然降解的电子垃圾。而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电子垃圾不但被很好地回收处理,规范的政策支持还催生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回收产业。包括从电子垃圾提取金。芬兰则把电子垃圾变成各种工业生产原料。
而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城市的街道上,数以百计的垃圾车所使用的燃料并非柴油,而是来自于车上装载的垃圾。这种燃料来自腐烂垃圾,其生成的甲烷气体被吸入管道中输送至一家新式工厂,提纯转换为液化天然气。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