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新京报
本报讯 10月中旬,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拉开酝酿一年多的改革序幕。在持续一年的红十字会改革的争议中,“去行政化”是舆论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这次对外招聘,也是红总会破除行政编制限制,增加实干人才的一个举措。
不过,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红会改革与发展战略课题组组长杨团说,因红会内部职工怕失去公务员编制而强烈反对,最终,“去行政化”,并未直接列入中国红十字会的改革任务中。
去年11月初,赵白鸽邀来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北大、清华、北师大的20多位学者,组建“中国红十字会改革与发展战略课题组”。身为课题组组长,杨团说,改革阻力很大,推进维艰。特别是“去行政化”的体制改革,“要侵犯太多人的既得利益”。
杨团介绍,在红十字系统内部,从总会到地方红会,“绝大多数怕改革,怕摘掉公务员的帽子”。据统计,截至2011年,中国红十字会系统编制工作人员为11228名。除了中国红十字总会是副部级社会组织外,各省、市、县、乡镇的红十字会,均纳入行政或事业编制,接受全额财政拨款。负责人由同级政府任命,在编工作人员享受公务员待遇,也就是“参公管理”。
课题组曾提出,从基层红十字会和行业红会开始,逐步与行政脱钩;剥离红十字会的日常慈善功能,将公募权转交基金会;红会的组织体系应是协同、垂直管理,既要保持地方红会的独立性,又要加强红总会对地方红会的治理和指导。但这个改革方案在红十字会内部引起很大争议。最终,“去行政化”,并未直接列入中国红十字会的改革任务中。
即将开始的红十字改革,选择的是“曲线路径”和“双轨制”:财务上将政府拨款与捐赠收入分离,捐赠收入对公众公开;在人事上,加强志愿者建设和外聘无编制人员,降低体制内人员的份额,同时加强基层选举,弱化政府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