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见习记者 李思玲 通讯员 严远亨
本报讯 通过拉家常、购物、“色诱调包”等手段,用假币骗人,警方提醒市民,要小心几种新型的假币诈骗手段。
前几天上午,两名男子到泰宁杉城镇村民老胡家里,说自己是外地人,来泰宁逛逛,和老胡拉起家常,随后又说自己有很多张50元钱,带着不方便,想和老胡交换成100元钱。热情的老胡毫不犹豫答应了,这两名男子拿出用白纸紧紧包着的厚厚一叠50元钱,当面点钱,一共是92张,淳朴的老胡便用46张100元钱和他交换。等他们走后,老胡打开纸包一看,发现全是假币。
除此之外,警方又总结出三类新型诈骗手段:
手段一:不法分子用少量真币冒充所谓高仿真假币样品,蛊惑受害人购买,然后在正式交易时,将大批裁好的花边纸(或花边冥币)捆扎,上下两面用真币包装,诈骗企图购买假币牟利的受害人。
手段二:“色诱调包”,即利用女性勾引男性受害人从事色情活动,然后由其他同伙用假币调换受害人衣物中的真币,受害人一般离开现场后才会发觉异常,因羞于启齿,只好忍气吞声。
手段三:购买高档货再中途“调包”,即在高档酒店商品部、名烟名酒店等处,多名不法分子配合,先用真币付款,购买大量名烟名酒等高档商品,麻痹受害人,然后找借口(如怀疑烟酒质量)退钱,最后装作“回心转意”,再次提出购买。因前面已验过货币真伪,受害人放松了警惕,不法分子便乘机调包使用假币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