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8版:文化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个纯学术的“内部展”
黄文渊画展9日在厦举办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11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纯学术的“内部展”

《独立时代NO.2》-叶璐作者采用丙烯和油画两种材料相结合的方法,编制出深沉而略带忧伤的色彩氛围,画面中戏剧小丑形象的塑造显得既孤单而诙谐,虚构出一个陌生的戏剧场景,表达出人们在心理层面上迷茫、虚无、失重而又纯真的状态。
《时间是一棵树、一群人和一个城市》-李晓伟采用历史和社会各个时间段与各个层面的人物和场景形象,运用多种油画手法,组成一幅平面剪贴式的画面。在看似杂乱却有内在关联的一种潜在秩序中,体现作者对历史和社会变迁,以及人与人群的不同的深层状态的表现,以期引发观者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惠东》—王耀伟作者打破了传统的惠安女创作模式,在画面的空间、明度和纯度各个方面进行提炼,使得画面生活气息不再那么浓厚,并让传统的惠安女带有浪漫色彩,探寻视觉上新的感觉。
《老蔡系列》-陈宗光 用怪诞而梦幻的形式,用灰度相对较低的色彩,表现了底层小市民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武夷千里瑞霭图》—张庆国以俯瞰全景式构图力求表现“武夷九曲十八湾”所承载的丰厚人文底蕴与悠远历史情怀,语言上用西方色彩造型尽力趋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与美学意境。
《眺望》-林历 作者在形式与构成上进行探究和尝试,对景色进行提炼,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自己心中的景色与实际的景色搭座桥梁。
《工业时代》—林峰刚从法国回来的林峰,在构图、技法、色彩的运用上,都给人耳目一新的冲击。
《烟台山老屋》—杨琳古典油画技法能准确提炼出心理和画面的细微变化,塑造具体可感的形象,更好地营造出柔和静谧的氛围。在古典油画的基础上,在暗部和中间调子中的层次上做了一些有一定厚度不透明的肌理,在把三维空间压缩的同时保持了和照相写实的距离,也同时保持了和现实的距离,使画面具有一定的神秘因素和梦境的倾向。
 

N本报记者 郭大路

本周,福州最重要的画展,要算师大美院8名教师联办的《2012色彩教研室教师作品展》。

为什么要关注这样一个“内部展”?其实是因为老师兼画家们“回到学术”的态度。而这样的态度,在暌违多年之后,突然间“回来了”。

画展其实是从10月22日就开办了,展出了学院色彩教研室李晓伟、王耀伟、陈宗光、林历、张庆国、叶璐、杨琳、林峰等八位教师的自选作品,共计52幅。展览以学术研讨为目的,既有较大尺寸的油画创作,也有小画幅的风景写生,还有部分素描作品。

“本来我们觉得,这只是一个非常内部的展,规模也不大,不用大惊小怪”,但是没想到反响很大,来看展的不仅各院师生都有,社会各界的艺术家也闻风而来。画展的组织者之一、师大美术学系副主任、色彩考研室主任李晓伟老师告诉记者,“我们还有个学术研讨会,你来看一看?”

10月31日,记者前往师大美院。原定于11月2日结束的展,却还处在布展的状态,美院的师生不停往墙上悬挂老师们增加的作品,“到底有多少作品?”回答:“不知道,也许还会再加入。”参展的二楼展厅处于半拥挤状态。

研讨会正在布置场地,学生们往场地中心拼几张旧课桌,就算主席台。台上的人,各发一瓶矿泉水,不论师生,都一张塑料椅子一坐,这就算开会。这种朴素到一点“派头”都没有的学术研讨会,很少见。师大美院院长李豫闽来了,他说,“我从另外一个会上赶过来,因为学术更重要,”这么一说,就算开场白。老师们各谈创作和教学,连麦克风都没有,现场上有的,居然是对作品的认真争论。记者在很多学术研讨会上常见到的“和稀泥”故事,这一天,这里没有上演。

在这里,最重要的,还是作品。在会上,本报记者给参展的王耀伟老师发了张小纸条追问:“您刚刚在会上说的,油画要研究传统、捍卫传统,但是会场上您这幅《惠东》,却恰恰使用了惠安女题材的传统创作中从未用到的灰蓝色系,抛弃了历来要强调的艳俗色彩,还让惠安女一贯行走或站立的形象打横悬空,请问是为什么?”

10分钟后,王耀伟手写的答复传回来了:“1.我所说的是正确厘清传统,传统是不需要捍卫的。2.我的创作是在立足于油画语言的基础上,给惠安女一个新的视觉形象,因为可能传统的手法并不足以表现当代惠安女的处境,这样,就要有一些新东西:色彩和形式。”

追问当然没有就此结束,但值得讨论的创新作品,在现场为数不少。这样的认真态度和如此集中的优秀作品,在福州本城诚为罕见。本报记者向在场的美院副院长张永海要求:请将画展再延期两天,留给海都读者一个看展的机会。

张永海说:好。

11月3日、11月4日,海都读者可前往旗山脚下的福建师范大学,如果从正门进入,请往前走,第一个十字路口左拐100米,过拱桥,就能到美院的第二展厅,在二楼。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