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围棋界太功利,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有的棋手甚至一盘棋都不看,只管自己的成绩。我主张棋手多学习,不要太功利,不要24小时时间都在棋上。不一定读书就要读到大学,但是要学一些有益的东西。”
——陈祖德
N本报综合消息
中国棋院消息,中国棋界元老、《超越自我》一书的作者陈祖德因患胰腺癌医治无效,昨晚8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陈祖德1944年出生在上海,爱好围棋的父亲是他的启蒙老师,后经人介绍拜著名棋手顾水如为师。陈祖德是真正意义上的新中国第一代棋手,他在刘棣怀等老一代和聂卫平等新一代之间承前启后,开创了中国棋坛的“陈祖德时代”。
昨日上午,中国棋院人员透露,北京协和医院已下发了病危通知书。包括芮乃伟夫妇在内的多位棋手都在微博上表示,希望陈祖德能再次渡过难关。
昨晚,中国棋院院长刘思明确认,陈祖德已于20时45分离世。谈到陈祖德的后事安排,刘思明表示,家属希望一切从简,坚持不搞告别仪式,希望能将陈祖德葬在八宝山,但具体事宜还未确定,正在和相关方面进行沟通。
两度抗癌 65岁和30余岁后辈掰手腕
陈祖德一生命运多舛,30多年来两次和癌症病魔作斗争。
1980年他患胃癌,大动手术,本来手术很成功,但天降横祸,手术中为他输的血液中带有肝炎病毒,他又突发急性肝炎,差点未能抢救过来。做完胃癌手术后,医生断言陈祖德的寿命将只有5年左右,可陈祖德一直健康地活着,直至2011年被查出胰腺癌。去年2月16日,陈祖德在北京协和医院做了胰腺癌手术。据当时媒体报道,一直在医院现场的中国围棋队领队华学明透露,手术取得成功,切除了癌症病灶。
不止一次从死神手里逃走,陈祖德的生命力强是一因,年轻时候的他酒量过人,每次酒宴均来者不拒,华以刚老师说:“别人酒量怎样我没见过,我见过的酒量最大的人,就是陈祖德。”陈祖德曾下放到车间当工人,练就了一身的劲,尤以臂力最为突出。2009年,65岁的他还在成都和年轻他近30岁的后辈掰手腕。
一个时代 首个战胜日本九段的国内棋手
上世纪60到70年代是棋坛公认的“陈祖德时代”。1959年,陈祖德首次在上海市围棋赛中获得冠军。接着,他又在1964年、1966年、1974年三次获得全国围棋锦标赛冠军。1964年,陈祖德获五段称号,1981年获九段称号。
1963年9月27日,这是一个令所有中国围棋界人士难忘的日子。陈祖德战胜了日本的杉内雅男九段,成为第一位击败日本九段的国内棋手,打破了“日本九段不可战胜”的神话。两年后的10月25日,陈祖德执黑再度以2又1/2子击败岩田达明,成为首位分先战胜日本九段的国内棋手。
首任院长 创立等级分用联赛解决棋手生存问题
1992年中国棋院成立后,陈祖德担任中国棋院院长至2003年退休,后兼任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在任期间,中国围棋、象棋、国际象棋都取得长足进步,国际象棋拿过两次世界女子棋后。围棋拿过三次世界冠军,尤其在职业化方面,围棋取得很大进步,为今天的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
陈祖德在任期间,在中日韩三国首创围棋等级分制度。建立中国围棋甲级联赛,这是关系到上百棋手生存的大计。
宝贵遗产 著书激励后人创新“中国流”布局
近两年来,无论国内比赛还是国际比赛,“中国流”布局都是棋手们主要的选择。这一布局方法,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流行,而它的主要创造者就是陈祖德。当年陈祖德与日本棋手交流比赛,发现中国棋手总是在布局时吃亏。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陈祖德率先走“星-小目-拆边”的布局。由于这一布局在与日本棋手比赛时胜率得到提高,因此被日本棋手称为“中国流”。
陈祖德不忘著书激励后辈。在1980年癌症手术后的几年时间里,他一天500字,写出了后来广为传播的《超越自我》。
陈祖德2003年退休后,他仍然念念不忘发掘中国古代围棋文化遗产,在强拖病体奔走四方呼吁国人普及围棋之余,他仍挤出大量时间用于整理古代棋谱,并对部分前人对局加以见解精辟的注解,先后有《新版当湖十局细解》、《无极谱》、《中国围棋古谱大系》等力作问世。直到与病魔抗争至弥留时分,他还在惦念尚未完工的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