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齐鲁晚报
本报讯 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实验小学,一项旨在淡化小学生官本位思想的革新正在展开,学校少先队里98个大队长、中队长和队委被要求取下肩膀上代表身份的“二道杠”、“三道杠”,代之以统一的志愿者标志。曾经,五道杠少年黄艺博引争议,如今武汉取消几道杠又引起极大反响。该校校长张基广表示,这样做是想淡化校园“官本位”思想。而有的学生换上志愿者标志后发现,低年级的学生不再向她投来曾让她印象深刻的敬畏目光,这让她有些失落。
学生:志愿者也要竞争
据了解,该校取消少先队“几道杠”标志的变化,是从10月中旬开始的,此项举措在全国没有先例。
“分到每个班的志愿者名额很有限,同学们都在积极争取,因为这也算是一种荣誉。”六年级D班的王思妮刚从一名大队委转成98名“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少先队志愿者”之一。
竞选一名少先队志愿者并不容易,要经过四道程序:本学期至少在社区或学校做过一件好事的同学可以自荐;班级对自荐的同学进行海选;各班选出的学生在全校进行公示,要求有简要的事迹材料;全校学生进行投票。除一年级新生外,全校同学都可以参与竞选,当选者由校长一一给他们佩戴徽章。
在两个多星期前的少先队志愿者选举中,许多家长一如既往地充当着孩子背后的帮手,就像以前帮孩子竞选班干部一样。去年武汉曾出过“五道杠”,“五道杠”少年黄艺博的父亲忙前忙后,带儿子上敬老院,亲自操刀儿子的各种宣传照,联系报社给儿子发表文章,终于将其塑造成“五道杠”政治神童。
校方:为培养志愿服务精神
孩子们有时并没有揣摩到大人的心思。解下“三道杠”的别针,换上志愿者标志,六年级D班的王思妮还不太明白这种改变意味着什么,她只是觉得这个标志也“挺好看”。但走在校园里,她发现,低年级的学生不再向她投来曾让她印象深刻的敬畏目光,这让她有些失落。
想起刚戴上“三道杠”的那一刻,这个比同龄孩子思维更缜密的小姑娘还是激动得有些飘飘然。走出校门,有学生家长看到她说:“哇,三道杠!”她瞬间就有了一副“小大人”的神情,美滋滋地甩起马尾辫。在她印象里,“三道杠”比班长要“厉害”得多。
“即使在校园里,去官本位、去功利化也将是个漫长的过程。”校长张基广说,他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要“让教育回家”。
读一有二
61个学生61个班干 长沙一小学让学生轮流当班长
在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青园小学二年二班,全班61名学生,就有61名班干部,包括假日小队队长、盆花管理员、白托管理员、走读生路队长等等。班主任夏湘华说,这种“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特殊班干制度最终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荣誉感和归属感。如今,青园小学一、二年级的所有班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今年9月新学期开始,为了淡化“官僚意识”,夏湘华干脆取消了固定的“班长”职务,改为按学号轮换。
(中国青年报)
谈及该改变的初衷,该校校长张基广表示,目的在于淡化校园“官本位”思想。张基广很反感班级和少先队干部的“官化”,让学校里等级分明的“一道杠”、“二道杠”、“三道杠”变成志愿者,而且在外部标志上不加以区分,在他看来,无疑能直接遏制这种风气,并让孩子们从小培养志愿服务精神。
读出己见
不被敬畏就失落,可见权力烙印对孩子的心灵伤害是多么严重。
——@雾满拦江
“二道杠”“三道杠”这种少先队干部评选激励机制,是一种等级式的评价体系,会无形中让学生形成等级和特权意识,让一些小学生出现“官腔”、“官相”。武昌实验小学的做法是非常有益的探索,值得鼓励。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涂艳国
取消“几道杠”没必要。对小学生来说,几道杠的荣誉感大于权力感。
——@CCC的备忘录
读茧抽丝
多个国家无小学“班干部”
国外的小学是否有班干部呢?跨国教育研究者、中智海外教育中心资深顾问袁正翔说,据他所知,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的小学都没有班干部。
“在西方国家的小学里,没有‘学生管理学生’的观念,在老师看来,每个小学生都是平等、纯洁的,没有‘好孩子’和‘坏孩子’之分。”袁正翔说,西方国家小学阶段强调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老师更多采用鼓励式教学,帮助孩子挖掘特长。“小学阶段不宜过早把成人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加到小学生身上,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同时,对那些没有当上班干部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在心理上背上包袱。学生当上班干部之后,班干部群体在使用学校资源乃至升学上都明显有优势。这是不公平也是不妥当的做法。”(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