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三个公平”传递出 社会公平新希望
顺应时代要求 合乎党心民意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1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顺应时代要求 合乎党心民意
社会各界热议十八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论述
 

N本版文图均据新华社

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社会各界人士在学习十八大报告时认为,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合乎党心民意,对当前和今后改革发展具有统领作用,是引领中国沿着正确道路不断前进的思想旗帜。

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指导思想

各界人士认为,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使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更加完善、更加严谨。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吕洪良说,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体现了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觉”和“自信”。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奚洁人说,十八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指导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增加了最新、最鲜活的科学理论成果,这对于全党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引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勇前行

记者采访的专家学者、干部群众表示,科学发展观为改革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对策,指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各方面进行系统创新,将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全面推向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副校长赵晓呼说,在意识和理念方面,以前是边发展、边污染、边治理,对可持续因素考虑得比较少,但近年来我们强调又好又快,这是理念的重大改变。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地方上各种规划都充分考虑科学发展的因素,把环境、民生等作为谋划发展的重要要素,发展理念有了本质的飞跃,这种发展理念的进步使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强化科学发展观落实

社会各界人士认为,现实中还存在一些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和一些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只有深化改革,消除障碍,才能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山西省委党校省情与发展研究所所长郑延涛认为,贯彻落实和进一步发展科学发展观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少数地方对科学发展观贯彻不力,突出表现是执政的短期行为妨碍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以及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调整与转变。二是少数干部对科学发展观还不能真正深刻认识和充分理解,有进一步深化学习的必要。

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副院长吴国林说,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要进一步深化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消除“GDP指挥棒”的负面影响。要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体制,让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志在重要关键岗位上发挥作用。

“以人为本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就是要让普通百姓共享发展成果。”安徽省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主任高淮成说,领导干部要继续转变工作作风,调整工作重点,把惠“民生”、解“民困”、舒“民怨”放到重要位置上,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科学发展的好处。

海外反应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海外人士认为意义重大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海外各界人士和舆论认为,中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其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巴西共产党联邦参议员伊纳西奥·阿鲁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还将鼓舞和激励全世界的共产党人。

叙利亚共产党(费萨尔派)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尼姆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是历史性的,值得借鉴,世界上所有共产党都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他强调,中国的经验证实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并使中国实现了持续不断的进步。

尼泊尔副总理兼外长施雷斯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作为世界重要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崛起,这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共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成就,根源在于它能够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以适合中国的国情。

法国中国问题专家皮埃尔·皮卡尔说,中国的改革开放道路是与自身经济和文明发展相适应的。他认为,应当给予中国政府时间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他说,我们能发现过去10年间中国经济、生活质量、城镇化、国际影响力等都得到了根本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实施政治体制改革。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