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4版:社区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1871年老机床 跨世纪传奇
百米小巷十栋老洋房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11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1871年老机床 跨世纪传奇

车床上还有“福建船政同治拾年”字样的铭牌
洋务运动期间来榕的这台车床,已141岁了,堪称“祖爷爷”
 

N栏目主持 黄婧 关铭荣

它,一台皮带式老车床,141年前诞生在法国,如今是福建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在近一个半世纪里,它风光过,在那个洋务运动兴起的时代,在宽敞的轮机车间生产蒸汽机;它失意过,被电动车床取代,闲置多年;它落魄过,上世纪70年代,它以“废铁”的身份被抛弃……

后来,一群文物专家经过漫长的追踪,终于让这台车床重返“工作”过的马尾船政局,它一生的传奇才得以为人知晓。

两度识宝它被救出“废料堆”

这台机床是世界上较早的一批皮带式车床,1871年,它同众多车床一起,被福州船政局(马尾造船厂前身)的工作人员从法国买来。1971年,当破旧不堪的它被当成“废物”,将被回炉化铁时,是张瑞钧将它挖了出来。

张瑞钧今年84岁,1970年,他从福州军区部队复员,回到老家罗源,在一家“打铁钉的集体工厂”当工人。1971年,正逢福建省博物馆处理一批旧文物,张瑞钧闻讯赶到福州,希望能找到对工厂有用的机器。

看到这台1871年产的老机床,机械专业出身的张瑞钧热血沸腾,“拿回去当个车床多好啊。”再仔细一看,机床上“福建船政同治拾年”的字样更让张瑞钧心中窃喜,“我这是救下宝贝了”。

张瑞钧免费淘来这台机床,把它运回工厂,花了三四个月时间,亲自设计、绘图、改造,把老机床变成一台长3.5米的电动车床。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这台机床一直担负着打浆机轴、长轴和沿海渔船尾轴的加工任务。

千里寻踪它卸下重担回故乡

1979年,张瑞钧离开了工厂,当他再一次见到这台老车床,已经是1993年,并第一次用相机给它拍了照。这时,工厂已经倒闭,工人散去,这台机床也很久没人使用,沾满蛛网。张瑞钧来到福建船舶公司,将几张照片交给了一位熟识的朋友,希望他能“拯救”这件文物。

这以后,几位文物工作者也开始了一场漫长的追踪,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林樱尧,就是当年的“寻宝人”之一。

1995年,在福建船舶公司的授意下,林樱尧一行人来到罗源寻访。但这时,老车床早已被转手卖去宁德。等林樱尧一行赶到宁德打听消息时,又发现老机床已经转卖到福安。而福安也没有老机床的踪迹。

林樱尧又追踪老机床来到古田衫洋镇一家乡间小作坊。发现老机床时,作坊主人正用它车木棍。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林樱尧以8000元的价格买回这台车床,结束了它的长途旅行。

虽然加上电动机还能使用,但众人还是决定让它结束使命,安度晚年。

1996年,马尾造船厂建厂130周年,经过复原的老车床有幸作为百年纪念的特别文物保存下来,收藏在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