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福建综合/气象
3上一版  下一版4
 
考生旁观监督“考官”
20日福师大新校区举行大型招聘会
安溪:面包车货车相撞
闽榕楹联学会举行诗联吟颂会
两窝马蜂跟孩子“争地盘”
“南涝北旱”格局发生改变
更正
榕城放晴尽情出游
孟冬
旅游景点今日天气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气候专家认为——
“南涝北旱”格局发生改变

华北地区不少水库蓄水量增加(图为密云水库)
 

最新的气候统计和研究证实,最近几年,我国华北地区干旱少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多雨的情况发生了改变。科学家认为,我国东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近几年发生了变化,夏季多雨带位置北移,持续近30年的“南涝北旱”格局初步显现转变趋势。

今年以来,截至11月5日,北京降水量738.9毫米,为

近18年来最多,已经大大超过了近30年降水量的平均值(533.9毫米)。这是北京连续第二年降水量比常年偏多。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研究员指出,这样的变化不仅出现在北京,整个华北地区都出现了相似的变化。

与此同时,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南方地区的降水开始出现减少趋势:2003

年后,华南地区年降水量阶段性减少,已经有5年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10%~20%;2003年后,除2010年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已经有8年较常年同期偏少1%~15%。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教授罗勇说,长江流域自1998年大水后就没有发生全流域的水灾。

宋连春介绍,我国华北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多寡变化存在一个显著的准20年振荡周期,也就是说,华北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存在此消彼长的周期性变化,降水格局大致20~30年转换一次。这个周期性变化与东亚夏季风关系密切。东亚夏季风在1977年以后减弱,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东亚夏季风表现出恢复增强的特征;伴随着东亚夏季风的增强,我国东部夏季雨带出现北移。一些专家相信,近几年的持续多雨说明华北已经开始回归降水偏多周期,并将在2020年左右进入降水高峰期。     (人民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