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抓住五个字 茶博看透透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1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抓住五个字 茶博看透透
第六届海峡两岸茶博会18日闭幕,最贵的大红袍一斤拍出23.6万元,高峰论坛、花车巡游、茶王拍卖、斗茶大赛、祭茶大典等亮点编织出盛大的茶文化节
本届茶博会首次举办两岸茶人祭茶大典
两岸茶人共论打造生态、健康、持续的茶产业
 

11月16日至18日,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武夷山市举行。

本届茶博会拥有很多“第一”:第一次开设国际展区,第一次举行茶王拍卖会,第一次举行海峡两岸祭茶大典,花车嘉年华第一次亮相茶博会……

本届茶博会还有很多“之最”:台湾地区参展商数量比去年提升65%,是历届茶博会之最;参展产品种类达6000多种,远超前5届数量和水平……

三天时间,举行了茶叶展馆、花车巡游、高峰论坛、茶王拍卖、斗茶大赛、祭茶大典等系列活动,茶博会更像一次盛大的节日,让两岸茶人和国际茶人共同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

想全面了解本届茶博会吗?本刊茶博会报道组将用五个字为您全面解读。

台湾馆很热门韩国印度的茶企也来了

“五天之前,我就赶到武夷山来筹备会展的有关事宜了。海峡两岸茶博会作为两岸茶人品茗交流的平台,作用越来越多。”

已连续参加4届海峡两岸茶博会的台湾茶商李先生说,三天展期,台湾馆一直保持着高人气,不少人专门来到这里感受台湾的茶文化,其中不乏来寻找商机的。“武夷山懂茶的人多,喝茶的人更多,在这里展览,事半功倍。茶博会是宣传品牌的好舞台。”李先生补充说。

据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茶博会总展位数共有1183个,台湾馆的118个展位最早被订购一空,报名参展台商超过200人。“台湾茶人、茶企非常看好本届茶博会,不仅往届的参会嘉宾早早报名参加,还出现了不少新面孔。展会共设118个台湾专馆展位,有200多名台商参展,比去年增长了65%,创下历届之最。”

与此同时,本届茶博会引入国际化元素,首度开设国际展区,韩国、斯里兰卡、印度等国的茶业企业齐聚武夷山,与中国茶人茶企深入交流,这给茶博会增加了不少看头。

签约项目77个 签约金额突破200亿

海峡两岸投资贸易洽谈会也是本届茶博会的一个重头戏。记者了解到,本届茶博会共签约项目77个,签约金额217.78亿元,项目范围涵盖全省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

在签约项目中,投资贸易洽谈会项目62个,签约金额154.1亿元;武夷山专场签约项目15个,签约金额63.68亿元。签约项目涉及较为广泛,除了以茶叶种植、观光、精深加工为主的农业项目外,还包括食品加工、林产加工、机械制造等工业项目以及度假、休闲、高档酒店等旅游文化商贸服务业项目。

在展会现场,参展产品涵盖了茶叶、茶具、茶保健品、茶工艺品、茶家具、茶包装、茶叶科技及加工、茶机械等6000多种产品,远超前5届数量和水平。展会现场交易也很火爆,据统计,现场交易额达1.16亿元。

一斤“大红袍”拍出23.6万!

茶王拍卖会和民间斗茶赛是精品茶叶的舞台,引来众多关注的首届茶王拍卖会在17日举行。拍卖现场,买家频频举牌,最终55个拍品拍出,总拍卖金额达230多万元人民币,平均每斤拍出约43500元。

据组委会介绍,参加拍卖的拍品都是由茶企选送,然后经茶界专家评审,专家们从武夷山大红袍、水仙、肉桂等150多种茶样中选出的70个拍品。在拍卖现场,来自深圳、杭州、上海等地的150余名客商参与了竞拍。

整场拍卖会中,由武夷山一家茶企选送参拍的“大红袍”最终拍出了最高价,500克以23.6万元成交。而另外一款由武夷山茶企选送参拍的500克高端白茶翡翠瑞芽,也引得参拍者纷纷出手,几番争夺下来,最终被上海客商以13.5万元中标。

此外,民间斗茶赛经历了三天的激烈角逐,评委团从两岸茶农选送的5个茶系600多种茶样中,评选出大红袍、水仙、肉桂、工夫红茶、台湾乌龙、铁观音的状元、金奖、优质奖。

当地一位茶界专家表示:“茶王拍卖会和民间斗茶赛为各大茶企提供了一个展现实力和接受市场检验的舞台,有利于茶文化的传播和茶产业品牌的塑造。”

海峡两岸茶人 首次举办祭茶大典

11月16日下午,“2012海峡两岸茶人祭茶大典”在武夷山市中华茶博园举行。

来自两岸三地的108位茶人,向茶祖神农氏和彭祖、武夷君等历代为海峡两岸茶产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先贤敬茶、敬献花篮。据了解,这是海峡两岸茶人首次举行祭茶大典。

16日下午2时,编钟悠扬,鼓瑟齐鸣,108位茶人统一着装,列阵而立,共同祈愿茶业兴旺,促进两岸交流。

活动主办方负责人介绍说,11月16日也是世界宽容日,特别选取在这一天举办祭茶大典,正是因为茶是最包容的饮料,没有地域、民族、性别、年龄之分,茶文化蕴含“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精神,而祭茶活动正是弘扬宽容理念最恰当的方式之一。

针对小品种茶叶借鉴法国酒庄管理模式

11月16日下午,在武夷山高尔夫酒店,一场海峡两岸茶界同仁座谈会正在举行。这场座谈会由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主办,两岸茶人共同讨论如何“携手共建生态、健康、持续的茶产业”。

“资源互补使两岸茶业合作拥有坚实的基础。”台湾地区南投茶乡鹿谷乡的农会理事长陈文益的观点得到与会者的认同。陈文益认为,台湾地区土地资源稀少,个人种茶单产能超过10公顷的很少,但在福建个人种茶单产能达到20公顷以上的相当多;从茶叶市场来看,台湾地区的茶叶市场偏小,增幅缓慢趋于饱和,福建则与此相反。

“针对某些小品种茶叶,我们可以借鉴法国酒庄的管理模式。”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张家坤提出,“在法国对有级别的酒庄产出的产品数量都有严格的限定,如果超出,生产者将受到惩罚,这样的管理模式同样适用于两岸特殊品种茶叶的保护。”

“两岸茶树同根、茶道同源、茶技同门、茶艺同祖,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执行会长陈光普表示,“协会愿意做两岸茶业合作交流的纽带、桥梁、平台,通过优势互补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