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宋晖
本报讯 近日,时政书正在市场上热销,前来问津的读者不乏年轻人。一本《大目标:我们与这个世界的政治协商》在时政书中显得与众不同——这是四个80后年轻人集体创作的“中国人都想了解的时政书”。四位80后作者是任冲昊:同济大学毕业的道桥工程师,现为观察者网主笔;王巍:军事和科技爱好者,从事贸易工作;周小路:宅男,文物店的小店主;白熊:专攻国际关系,现为某杂志撰稿人。而这本书的策划人宋晓军正是《中国不高兴》的作者,他告诉本报记者,我找这帮年轻人写书的初衷是想和《中国不高兴》有所联系,但他们想得可能更远一些,与别的时政书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年轻、敢想。
80后也热衷政治
四位80后作者身份各不相同:一个是爱码字的工程师,一个是喜欢毛毛熊的年轻评论家,一个是满世界跑的军事迷,一个是不典型的伪文艺宅男。
80后代表了年轻的一代,但通看评论普遍的认识是:80后并不热衷政治、不关心社会,但四个80后并不这么认为。
“其实在BBS、微博或者一些时政和思想论坛上,不计其数的同龄人就国家问题、世界问题在发出自己的声音。网络是新一代群体政治交流的主要平台,而不是跟前辈一样,习惯围坐一圈,举办一个座谈会。我们关心社会、热衷政治,只是形式不一样。至于如何关心政治,我觉得固然政治就是经济问题的集中体现,和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但每个人的政治观点都受自己的立场和视角的影响。但如果政治交流只是用来发牢骚,表示自己的不满,那就失去应有的价值了。如果真的想对政治问题说点什么,最好能多说一些建设性意见,多拿事实和数据说话,清楚地表达出立场和目标,少掺杂自己的私人情绪、主观论断。”作者之一王巍说。
在本书中,虽然充满了主观和非专业论述,但立场鲜明;虽然没有严谨的结构,但所研究问题紧贴现实。作者想要强调的是中国必须快速发展工业,“城镇人口将近10亿的中国,已经走到了真正的岔路口”,“情怀救不了中国”。他们提出他们的价值观:“工业化是普世价值。”对于观点的质疑和攻击,作者也承诺,“我们做好足够的准备去承受。”王巍说,他希望“把个人感受和社会大变革联系起来,告诉普通中国人应该珍惜工业化的生活,珍惜过去几十年的建设成就,把希望和努力都寄托于建设更发达、更先进的工业化生产体系”。
新青年面对老世界
海都:你们这群生于工业时代的青年人针对中国的工业化现实与未来世界格局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构想的作品,建设性在哪?
任冲昊:我们用今天的语言和事例做了新的阐述,比如,只要有超级科技,就会有超级能源等等。
海都:在我们身边以及网络社会里,你们的观点代表80后的普遍认识吗?
王巍:我们和大部分年轻人都是一样的,希望国家强盛,可以提供好的奋斗环境,我们几个人都跨行业地从事过三种以上的工作,去过20多个省。这种经历便于我们从多种视角来观察这个蓬勃发展的工业化社会,而且我们生长于工业社会过渡期,这有利于我们对目前的格局形成自己的观点。也许这些观点会导致一些嘲笑,但这是我们年轻人自己的声音。
海都:中国工业化成果一方面以强大的竞争优势改变世界格局,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怎样看工业化的负影响?
周小路:虽然工业化扫荡了乡土、破坏了环境,甚至连我们的食物都掺杂了各种化学成分,但是历史和现实毫无疑义地证明了一个事实:和成为发展的牺牲品相比,当落后的牺牲品的可能性更大。
海都:对中国的工业化进行完整的回顾、分析以及前瞻性的探讨似乎只限于学术著作,而这部作品会改变中国人对工业化的认知程度么?
白熊:之前没有足够的人力进行科普工作;另外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的过渡期太短暂。我们希望告诉大家应该珍惜工业化的生活,建设更伟大的工业社会。虽然很多人无法接受这个观点,但我们希望至少能与同龄人分享,一起把对工业化过渡期的观察变成完整的工业化知识体系。
观点
●中国的工业化是带血的速度,中国容不得慢,慢下来血更多。
●美元的一部分属性就是军票,军票是美元的重要属性。
●中国和美国共有的未来还是具有某种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