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苏燕梅/文 包华 孔瑜/图 通讯员 李安
这次寻访廊桥,天公不作美,半路下起了大雨。沿着泥泞的山路前行,山上升起白雾,能见度只有十几米。然而,一进廊桥,一股暖意油然而生。廊桥虽不是家,但是她给了我们一种家的感觉。
当地人告诉我们,廊桥对于他们,不仅仅是一种交通设施,廊桥已自他们祖先始,融入了他们的生活、生命中。
宁德多廊桥,主要是因为这里山高林密、溪壑纵横,阻断了交通。当地村民纷纷造桥,让天堑变通途。同时,这里还要盛产杉木,这是造桥的不二材料。古代的名匠,把木匠工艺在桥上发挥到极致,全桥跨度巨大,全靠木构件通过榫卯连接,互相承托,挤压咬和,逐节伸展,无一铁钉。
据一位老艺人介绍,廊桥和其他桥相比,更加牢固,使用寿命也更长。幸运的是,屏南等地至今还保留着木拱廊桥的建造工艺,而这种工艺在其他地方早已失传。
我们首先来到全国最长的木拱廊桥——万安桥,当地人把她称为“厝桥”。厝就是屋,是避风雨的安身之地。沿着光滑的鹅卵石台阶向上,就进入了“厝”,这里上有廊瓦,旁有“美人靠”,可以欣赏风景,也可唱戏、祭祀。站在桥上,看着川流不息的河水,几块大石突出河边,边上竹林、草地、砖头房,形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淅淅沥沥的雨水打在桥上的青瓦上,奏响了一曲别致的“高山流水”。
廊桥虽说是桥,可是她作为交通通道的功能已成为次要功能,当地风俗赋予她更多的文化内涵。乘凉、娱乐、议事、宣传,村里的大事都常在廊桥上办。廊桥还是村里的一个地标,出门在外的游子他乡遇故知时,必然提到的就是家乡的廊桥。
廊桥承载着丰衣足食的希望。由于融入生活,廊桥在当地人心中,与生命一样重要,甚至更重。2006年,屏南千乘桥处突遇大水,当地200人舍身保桥,喊出“人在桥在”的口号,场面何等壮烈。七年前,万安桥失火,所有村民扔下手中活计,上桥救火;如今,大家上桥活动都自带水桶以防火患,可见爱桥心切。
千百年来,当地人和时间赛跑,保护着、传承着,廊桥的美丽风情和深厚的沉淀,就如那潺潺的河水,奔腾不息。
□延伸阅读
55座廊桥分布宁德各地
宁德现有木拱桥55座,分布于屏南、寿宁、周宁、古田等地。引人关注的是,宁德廊桥前几天被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
被列为世遗中国预备队的廊桥,屏南有5座,寿宁有3座,周宁有1座。屏南5座廊桥是:万安桥、千乘桥、广福桥、广利桥和龙津桥。寿宁3座廊桥是:鸾峰桥、杨梅州桥和大宝桥。周宁为三仙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