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欧阳进权
本报讯 交强险业务今年5月正式对外资险企开放,眼下越来越多外资保险公司获准经营交强险,在闽外资公司也开始开展交强险业务。业内对交强险的看法是既爱又恨,它既能为保险公司带来商业车险业务,又让保险行业不得不面对交强险持续亏损的局面。但是记者昨日获悉,目前福建外资与中资公司合作的交强险是赚钱的。
交强险赔钱赚吆喝
最新披露的交强险数据显示,去年交强险经营亏损达92亿元,比前年增加了近15亿元,经营5年半以来,交强险累计经营亏损达173亿元。
既然交强险多年亏损,各家保险公司为何还把它当成宝?记者获悉,其中的原因是交强险能带来商业车险业务。总部在福建的富邦财险车险商品部部门总经理连静姬分析说,不同车型对交强险经营的影响差别很大,其中营业客车、营业货车、拖拉机等车种严重亏损,这导致交强险整体亏损。
外资车险捆绑终结
但是在行业亏损的背景下,从福建外资之前与中资公司合作来看,交强险并未亏损,反而有所盈利。连静姬说,富邦两年前进入福建,就推出了车险业务,“之前与我们合作的中资险企,通过业务筛选后在交强险上并未出现亏损。”
据介绍,外资公司的经营策略相对谨慎,70%的承保车辆是家庭自用车,并且尽量避开营运类车辆、跨区业务等情况,以求降低风险。
此前,外资保险公司不能经营交强险,为了继续做车险业务,只好与中资保险公司合作,捆绑销售中资财险的交强险,再销售自己的商业车险;或找一家代理公司,通过合作来销售车险。如今这样的捆绑模式已经终结。
上周四,富邦财险已完成第一笔交强险出单,也是福建省内第一单,这意味着福建外资与中资合作方就此业务正式“解约”。
连静姬称:“我们预计今年车险保费规模在1亿左右。按8∶2比例预估,交强险部分约为2000万元,其中自有的交强险预计将有几百万元。”
省内另一家外资财险——国泰财险也表示,他们已经走完监管部门对其交强险业务的验收程序,只待批文下发。
富邦连静姬告诉记者,有了交强险后,外资和中资就处在同一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