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6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公务员涨工资”需理性分析
网友说话
“研究生开出租车还贷”没必要放大悲情
伤不起的“熬夜族”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时评人物榜
“研究生开出租车还贷”没必要放大悲情

 

N赵勇

今日人物:张明

上榜理由:他研究生毕业,为还200万贷款兼职开出租引关注

2005年,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张明贷款200万元开了一家广告公司,为还贷款,7年来他兼职开出租车,每天开车11小时,200万的贷款已还了一半,现在每个月还要还1万的贷款。因为背着贷款,张明虽已40岁,但没敢要孩子。(11月29日《现代快报》)

在经历过“研究生回家种地气得父亲服毒”的新闻之后,“研究生开出租车还贷”仍然吸引足够的注意力。很多网友感叹生存的艰辛以及知识的贬值,不少人悲情地质问:研究生都活得这么不容易,普通人日子怎么过?

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你仔细阅读报道,就会知道,张明在2000年就有一份月薪两三千元的固定工作,业余时间给人装配电脑,也有三千元左右的收入。这样的收入水平,在十几年前已经是很体面的了。如果张明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其生活虽不敢说很富裕,但足够优裕。张明如今面临的压力,主因在于他的投资决策——贷款200万开广告公司,自己当老板,当然有很大的风险。简单来说,公司经营不善,是张明目前压力的主要来源,而这一点跟“研究生开出租车还贷”弥漫的悲情其实并无多大关系,试问:有多少普通人会扛着200万的债过日子的?

房价高、生活成本高、好工作不好找,这些都是普通人必须直面的压力,并非张明“独享”,由此推导出“研究生开出租车还贷”的悲情故事,理由不够充足,从中演绎出“知识贬值论”更属牵强附会。一个普通人,只要不像张明那样动辄贷款投资,即便有生活压力,也并不意味着要玩命地兼职。

不管是“研究生回家种地”还是“研究生开出租车还贷”,甚至此前的“北大高材生卖肉”,都是个例,这些事情的出现,要么是当事人的自我职业选择出现偏差,要么是投资经营不利,要么是眼高手低所致。对此,就事论事即可,无须放大悲情。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