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栏目主持 廖庆升 关铭荣
福州鼓楼象山公寓入夜后,白日里看似普通的6号楼,在昏暗的楼群中,就变得“鹤立鸡群”了:楼道里,灯光明亮;房屋外围,也灯火通明。
在这个无物业的老小区,6号楼之所以特别,是因为有个特殊的“楼长”——张建平。
张建平今年四十出头,曾在美国打工5年的他,将所看到的“社区制度”带回家乡。不过,在小区实践居民自治时,他也看到制度之外,人情的重要。
在美国
众多社工组织,支撑社区自治
“在美国,很少看到政府的影子,社区内的事情,一般都由理事会负责。”1990年,张建平到美国打工,生活5年,国外先进的社区制度,让他感触颇深。
“理事会是居民选出来的,决定社区公共事务,组织邻里活动,基本上居民说了算。”张建平说,这种制度得以维系,前提是居民的奉献精神,“在社区任职的居民都是兼职的,没有工资。”
在美国,每个社区都有很多社工组织,有给穷人办免费食堂的,有开免费心理辅导室的,有法律咨询的,等等。张依哥说,这些组织需要大量的义工,平时没事时,他也会报名做义工,做点中餐啊、扫扫地什么的,“挺开心的,大家一起做公益,不带私心,人与人的交往显得很单纯。”
回国后,他也把这种生活习惯带了回来。
在国内 制度设计很重要,也要兼顾人情
3年前,小区物业撤离,公摊电费无人收取,整个小区陷入停水和黑灯瞎火的境地。那时,张建平站了出来,在6号楼成立了“三人组”的楼道代表委员会。
6号楼共51户,每个月公摊电费250元左右,张建平算了下,决定向每户一次性收取50元。数目并不大,但想要从别人口袋中掏钱,也是有难度的。
如何取得居民信任?在美国,有完善的诚信制度,但在国内,张建平只好紧随国情,靠自己这张老脸,一家一户去说服。同时,他和其他两位楼道代表向居民承诺:
公摊费用的所有收支,都要三个人签字才算数。同时,收取和支出的每一分钱,都会定期对外公示。
在费用使用上,房屋外围的公共空间里的灯泡坏了,就由收取的电费买单,楼道内的灯泡坏了,则由对门的两户人家共同出钱购买新灯泡。“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有人故意破坏灯泡。”张建平说,“这么做,也能唤起居民们的主人公意识,家门口的灯泡坏了,影响最大的可是自己。”
收支公开透明,使用公平,总算让大家放心了。有了这笔钱,加上良性运作模式,6号楼成为小区自治的一个亮点。
如今张建平走出家门遇到邻居,都会收到大家竖起的大拇指。他现在的愿望是,小区里每栋楼都能有一个人像自己一样站出来承担责任,之后成立业委会,聘请新的物业公司,“小区是大家的,做好了,所有人生活在里面都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