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薇 李建芳
本报讯 为期七天的福建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11月25日在福建教育学院落下帷幕。福州三中的“80后”老师陈原和福州格致中学的“70后”老师李怡,一夜之间成为福州教育系统的“名人”,因为他们夺得大赛高中组的特等奖。这两位老师凭借什么绝招拿下特等奖?又有着什么样的教学风格和个性特点呢?
“圆圆”老师:语文课堂应该有生命温度
1984年出生的陈原,年龄是参赛选手中倒数第二小的。但就是这位80后男教师,一举拿下了高中组特等奖第一名。谈到自己的获奖,陈原归结于“平时思考得比较多,答题角度全面、逻辑清楚”,他同时不忘感谢福州三中乃至福州语文教学界各位前辈的栽培:“无论多小的问题,前辈们都会细心地为我解答。”
从小就梦想当老师的陈原,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爱写古诗,爱画国画,擅长朗诵,同时也是个“微博控”,而他的学生们,则把胖胖的他戏称为“圆圆”。
获奖不忘感恩前辈
本次教师技能大赛,在分学科评出一、二、三等奖后,所有学科的一等奖获得者,进入最后的综合素质比赛(即决赛)。决赛不分学科,只按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和幼儿园组设四个组别。决赛内容由现场答辩(口头)和试卷答题(笔试)组成,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育、教育科研、评价命题等方面的理念、思想和个人见解。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引起网上及社会舆论热议的《小学家长自述:开学一个月摧垮6年教育观》一文,也成为笔试的题目——“如果你是老师,你怎样回应家长关于‘强调整齐划一会扼杀孩子创造力’的担忧?”
当过两年班主任的陈原是这样回答的:生硬地强调整齐划一,的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们习惯于接受答案,而不是自己去寻找答案;然而,基础性的规范训练也是必要的,正如修习太极,先要“有招”方能到达“无招”的境界,有了一定的规矩,才谈得上创造力的培养。
口头表达能力突出的陈原,在片段教学、现场答辩等环节颇占优势。但对于获奖,他更多的是感谢。陈原说,从教以来,听了校内很多老师的课,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让他大开眼界;参加了全国和省、市不少比赛,得到了王立根、陈日亮等多位语文教学界前辈的悉心指点。
在陈原看来,语文课堂应该是带着生命温度的课堂,当语言文字的每一个细节与人生的本质相融合,才能绽放出瑰丽的光彩。
学生们对陈原上课的评价是:容量大、不呆板、感染力强、气氛活跃。而他自己则认为,文本解读能力是一名语文老师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自己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爱作古诗的“微博控”
在诸多文学体裁中,陈原特别喜爱诗歌。他说,比起其他的文学体裁,诗歌思维更跳跃、更具象征性,是情感的另类表达。或许正因如此,他在参加教学比赛或是开公开课时,特别喜欢选择诗歌作为授课内容。2010年代表福建参加全国中青年教师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他选的课文就是诗人食指的作品《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陈原爱诗,也喜欢写格律诗,他说,格律诗比现代诗更多了一分音韵美。在陈原的微博中,不时可见即兴创作的古诗。今年7月,他就写了一首七律送给高三毕业的学生:光阴细数过三秋,从此诸君四海游。古树繁枝应似旧,旧年笑语却难留。青春纵作野云飞,快事不随逝水流。一曲天涯虽梦远,相逢再话泛轻舟。
跟不少80后一样,陈原也是个“微博控”,微博是他与学生交流最常用的方式之一。上个月20日是陈原的生日,从当天凌晨开始,就不断有学生在微博上“@他”,祝他生日快乐。身在平潭支教的他,“早上起床一看微博,有60多条@我,全是祝我生日快乐,幸福感油然而生!”
从小就想当教师
陈原的父亲也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或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从幼儿园开始他就想当语文老师。“我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扮老师,”陈原说,爸爸给他弄来一块小黑板,他拿起家里的高中语文书就开始教课,而“学生”则是妈妈。“我常向我妈提问,她一边织毛衣,一边象征性地答一答。”
其实,父亲更希望口才不错的儿子去做记者、做律师,不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陈原想都没想就报了福建师大中文系。
如今,执教五年多的他,对教师的职业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识——“教师可以解决人类生存的终极困惑问题。我们无法避免死亡,但可以创造精神的永恒,教师就是这种精神永恒的创造者,同时也把别人以及自己的精神不断传承下去。”
李怡老师:把情境带进历史课堂
李怡老师是教高中历史的,居然“打败”了语数英这些主科,拿到特等奖。大家都想知道,李怡到底有几把“刷子”。虽然李怡老师自始至终认为,自己只是多了点运气,但得奖从来都不是偶然的。
老师要有“一条河”才能教得了学生
“同学们,你们一定看过《宰相刘罗锅》吧?知不知道这部历史剧有错误呢?”有一次,在上到明朝历史时,李怡的课堂以这样开场。
同学们的兴趣被勾了起来,到底错在哪里呢?原来,明太祖朱元璋曾宣布废除丞相制度,将中书省和丞相的权力分属给六部,自那以后,明清都不设宰相一职,刘罗锅(刘墉)是清代官员,官至内阁大学士,当然也不是所谓的宰相。
其实,像这样的开场白,李怡几乎每节课都运用。她深知,现在的课堂,如果还是拿着教材照本宣科,学生肯定不爱听。她发现,其实很多学生喜欢看历史剧,也喜欢看历史书籍,怎样让学生像喜欢历史剧一样喜欢历史课呢?她的方法是,把情境带进课堂。于是,讲到美国宪法时,她联系到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的新闻;讲到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她在班上播放一段《梁祝》,从这段音乐的兴衰荣辱说起……学生在情境中走进历史,历史人物变得有血有肉,而不再是课本上硬邦邦的人名。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更生动的课堂“情境”,李怡平常很留心各种题材,自己也要看很多书,盘活各种资源。只有这样,她的课堂才能吊起学生的“胃口”。她笑说,以前说“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得有一桶水”,现在学生掌握信息的渠道太广了,对老师要求就更高了,老师得要有“一条河”,才能教得了学生。
历史课要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在李怡看来,历史课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最重要的并不是让学生记住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是去感知这段历史。”李怡认为,让学生感知历史,进而去理解历史事件中的人物,再联系到现实,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比如,讲到抗日战争那个章节时,她联系钓鱼岛事件,请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导学生从极端的民族仇恨主义中走出来,理性地看待那段历史、看待现在的中日关系。
“先感知历史,再积累历史,最后理解历史和现实的关系。”李怡说,如今的高考命题,也不再是单纯地考查知识点,而是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掌握一个时代的背景等,历史老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都要与时俱进,更注重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理解。
“教育不在于教知识,而在于心灵的碰撞。”李怡认为,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历史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