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栏目主持 廖庆升 王浩志
昨日早上,家住鼓楼区梅亭路大儒世家藏珑13号楼的李先生不得不7点前就出门。今年10月中旬,他住的那栋楼坏了一部电梯,楼里64户人家,每天上下楼只靠一部电梯,拥挤的情况可想而知。这让李先生每天必须提早半个小时出门,才不至于迟到。这样的日子,他已经过了将近2个月。
更让他担心的是,被打乱的生活节奏不知何时才能恢复,因为楼里有不少业主不愿意在动用公共维修基金的申请单上签名,电梯一直无法维修。
电梯罢工业主怪物业
昨日,主持人在13号楼的楼下发现,两部电梯中,左边那部的液晶屏上一直显示“IF”字样,电梯门紧闭;另一部正常运行的电梯中,则挤满了人。“这时候人算少的了,早上和傍晚来看看,队伍都排到大楼门外了。”正在等电梯的朱依伯告诉主持人。
由于电梯难等,一些住在低层的居民索性走路上下楼。“10月就坏了,都快2个月了,物业也不帮忙修理一下。”在朱依伯看来,不修电梯,是物业不尽责。
物业认为要动用公维金
对于业主的指责,小区物业处的朱经理有话说。“电梯刚坏,我们找人评估过,是牵引电梯上下的钢丝绳断裂了,更换需要2万多元,物业根本承担不起。”朱经理认为,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电梯每年的例行检修和保养费用是由物业承担,但大修则要动用公维金。
由于小区没有业委会,物业从10月下旬就向公维金管理办公室申请提取公维金。“需要这栋楼的三分之二业主和产权面积同意,才能支取。”朱经理说,从上个月开始,物业就找业主签名。不过忙了一个多星期,只征求到了22户业主的签名。仅仅三分之一,达不到签名人数,公维金便无法动用。
不签名理由很多物业称继续劝说
为何有这么多业主不愿意签名呢?主持人随后又来到13号楼,敲开了5户居民家。
主持人事先遇到的朱依伯说,自己没有签名,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已经缴纳了物业费,里面就包含了电梯的维修费用,因此该由物业负责。在5户居民中,还有另外两户居民持有和朱依伯一样的观点。
“我们住得低,无所谓。我觉得钱应该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居民陈女士说,即便电梯不维修,自己也能走路上下楼,“钱放着总是好。”
面对众多理由,朱经理说,自己只能多多说服,“现在不修好,等以后坏得更多的时候,维修起来的费用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