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朱丽萍/文 黄孔瑜/图
鹅卵石铺就的巷子,润滑柔和。巷子两旁的青砖墙,高得似乎要顶在一起。远处阳光明媚,但墙根处的青苔,却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潮气,与都市那尘土混杂而干燥的空气浑然不同。
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要换个世界生活也很简单,就看你愿不愿意。因为,这个世界上,就在离福州只有三个多小时车程的南平邵武市和平古镇,有一个号称福建最美丽的却鲜为人知的乡村。
行走古镇,脚下是一粒粒沧桑古朴的鹅卵石。雨水洒下,石上印出匆匆而过的人影。古镇面积仅0.43平方公里,却保存着近200栋明清时期的民宅。一条长达600米的青石板街贯穿古镇南北,两旁的古民居鳞次栉比,有的以木制为主,有的用青砖搭筑,数十条鹅卵石铺砌的古巷道或长或短、或宽或窄地分布其间,呈现出原汁原味的“高墙窄巷”的风格。
古镇上有条窄巷,巷宽六十余厘米,只能容许一个人全身而过,人称窄巷,也叫姻缘巷或和气巷。由于此巷甚窄,相遇时男子必须做出谦让的姿态,收腹挺胸,紧贴墙面,让女子先行,给女子留下美好的印象,由此成就了不少浪漫的姻缘。
作为城堡式的古镇,和平古镇在东南西北四方都建有城墙,每座城门上还建有用于瞭望的谯楼,现在还保存有东、北、西三座城门和东谯楼、北谯楼,城堡内的古镇区形成一个城堡式的大村镇。据当地人介绍,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建城堡时,东西南北四个主城门上建有谯楼,城堡由民间自发集资建造,墙体就地取材以河卵石砌筑。记者看到,现存的谯楼气势非凡,而古镇的墙体则极富个性和特色。
从古镇东区的东门街往前走,来到三檐歇山顶式木质结构的东门谯楼,该城墙墙体用鹅卵石筑成,风格独特。而东门街两旁的小巷纵横交错,每一块砖、每一条石板,都镌刻着历史的记忆。
当地人介绍,从开科取士以来,和平镇共出了137名进士,有“进士之乡”之誉,这与和平书院密切相关。和平书院始创于后唐,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杨时都曾到书院讲学,据说书院东面门上现存的“和平书院”四字,就是朱熹题写的。
古镇上随处可见宗族祠堂和家庙。现在保存下来的有岐山公祠、赵氏宗祠、廖氏宗祠、丁氏家庙等,这些建筑虽历经风雨洗礼,但依然保存完好。
除了各种完整的古建筑,当地民间音乐、戏剧舞蹈遗存相当丰富,仅舞蹈就达70余种,主要有花鼓灯、七巧灯、踩高跷、刀花舞等。
由于存有全国少见的保留如此完整的古街区,近年,和平古镇先后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福建省最优美乡村”。从去年起,邵武三年内将投资3亿元进行修复。
安利驴行小贴士
和平古镇,距邵武约40公里,从邵武到和平约半小时车程,从武夷山到邵武车程1小时。自驾游客,可从福州上福银高速,在邵武出口下,即能看到和平古镇,车程约3.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