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福建新闻·影像
3上一版  下一版4
 
13年了,终于“听”到一声“妈妈”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12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10个月大时,她被送给阿姨抚养,从此,母爱缺失近10年;
13岁的时候,她决定离开让她“很痛苦”的家来榕打工,亲生母亲踏上寻女路……

13年了,终于“听”到一声“妈妈”

一家人手牵着手,有说有笑地走在路上,这样的温馨,黄丽月盼望了很久
小静终于吃上了一顿饱饭,黄丽月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
黄丽月拿着女儿照片,四处询问她的下落
第一次来榕寻女,没有找到女儿,疲惫的黄丽月只得先回温州等消息
 

N见习记者 陈文浩 本报记者 黄启鹏 文/图

温州的黄女士等了13年,终于“听”到了亲生女儿的一声“妈妈”。但黄女士没有想到,这重如泰山的两个字,居然写在一张轻飘飘的纸上,纸上的内容,是女儿离家出走的宣言。

10个月大的时候,还在襁褓中的小静,因为妈妈黄女士生意破产,被送给了阿姨抚养。因此,小静从小就管阿姨叫“妈妈”,而逢年过节才出现的黄女士,她却习惯喊“阿姨”。

10岁那年,小静回到了黄女士身边,直到那时她才知道,她喊了10年“阿姨”的黄女士,才是她的亲生妈妈。

今年,小静13岁了,她越发觉得自己在家是个多余的人,决定离开温州,离家出走,到福州找一份“包吃包住,一个月挣千把块”的工作。

女儿失踪了,黄女士急疯了,她漫无目的地四处寻找,却没有一丝线索。直到上周三,一位叫小乔的小伙子,通过QQ告诉黄女士的大女儿:“你妹妹在福州打工。”黄女士带上侄儿,启程赶往福州。

当黄女士满怀希望见到小乔时,小乔却说“小静不愿意见妈妈,开溜了”,并递上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小静说:“在家我很痛苦,还不如一个人去找工作。”信中还哀求黄女士:“你是我的亲生母亲,我从来没有叫你妈妈过,今晚我在这个信上叫你妈……不要再找我了。”

短短的文字,刺痛了黄女士的心。接下来的3天里,黄女士根据小乔的提示,在仓山学生街周围寻女。黄女士望着每个与她擦肩而过的身影,她多希望能看到那张熟悉的脸。失望越来越多,希望就被渐渐磨灭,3天后,无奈的黄女士只好先回温州休整。

黄女士刚到家,小静就给大女儿打来了电话,让姐姐去接她。黄女士马不停蹄,带上大女儿二下榕城。12月16日傍晚,仓山区万安街一个炸鸡摊上,黄女士看到了朝思暮想的女儿。

在附近的快餐店里,小静终于吃上了一顿饱饭。这半个多月,小静先是被网友小乔收留,后来又给学生街的摊贩打零工挣钱。餐桌上,小静听了妈妈辛苦寻女的故事,似乎有点感动。这份缺失了10年的母爱,曾让小静倍感陌生,但这一次,母爱来得如此真切,就像那似曾相识的温暖怀抱,穿越过13年的时光,再次带给她温暖。

吃完饭,妈妈想带小静上街走走,她有些犹豫地牵起了女儿的手,这一次,小静没有拒绝。

12月16日,福州最高气温27摄氏度。小静左手牵着妈妈,右手挽着姐姐,走在华灯初上的街头,三人说笑着,仿佛之前如冰山般的冷漠与隔阂,都随着今年冬日反常的回暖,渐渐破冰、融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