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4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神女飞天幕后的德化英雄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12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女飞天幕后的德化英雄
闽籍航天专家郑永煌,坚守大漠21年,全程参与神一到神九的发射任务,为中国载人航天做出卓越贡献,荣耀背后,是他的家国深情
今年六月,神九发射成功后才得知母亲真实病情,郑永煌星夜兼程回闽探母(资料图)
 

“只要对工作有利,对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有利,环境艰苦点没有什么。一定要说有什么遗憾的,那就是无法亲自照顾年迈的父母,甚至连探望也成了奢侈的事情。”

——说起对父母尤其是母亲的亏欠,郑永煌仍掩饰不住心中的一份痛。

N本报记者 谢秋莲

感动理由:今年6月,包括首位中国女航天员刘洋在内,三名航天员成功搭乘神九飞船飞入太空,出色地完成了太空飞行器人工手动对接等多项科学试验,为中国空间站建设再立一个里程碑,中国再次赢得世界喝彩。这份荣耀背后,也有闽籍乡贤、航天专家、酒泉卫星发射场系统副总设计师郑永煌的突出贡献。

从无到有,再到今天进入国际领先行列,中国载人航天在短短20年内取得了辉煌成就。这20年,也正是他从航天新兵到航天杰出领军人才的成长过程。

21年来,他坚守大漠深处,就像戈壁荒漠中的胡杨,寂寞却坚忍,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中国圆飞天梦做出卓越的贡献。

小兵到总师,神一到神九他全程参与

从无到有,再到今天进入国际领先行列,中国载人航天在短短20年内取得了辉煌成就。这20年,也正是他从航天新兵到航天杰出领军人才的成长过程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并命名为“921工程”。

此前一年,22岁的泉州德化县小伙子郑永煌,从国防科技大学航空动力学毕业,从小就爱听嫦娥奔月、巨龙飞天故事的他,放弃了大城市大国企的机会,怀着满腔豪情,来到两弹一星的功勋基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一开始,他被派到库房当火箭氧化剂加注操作手,这是一个危险而枯燥的活。从高才生到工人,他没有太多的抱怨,而是全身心投入工作和学习。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921工程”立项后,凭借优秀的学业功底和踏实的工作作风,他被选拔参加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初期论证、建设。

21年间,从神一到今年6月的神九任务,中国载人航天的每一次任务,他都有参加。他通过攻读硕士、博士,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且主动瞄准载人航天急需的课题,努力攻关。这期间,他从基层科研人员逐步擢升为总工程师,获过全军(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多项二等、三等奖,中国航天基金奖,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在他这个年龄,获得这么多成就与奖励,即使在已经日益年轻化的航天科技人员队伍里,都是少见的。

与此同时,他逐渐成长为指挥者、管理者,还入榜总装百名航天杰出领军人才……给航天员上紧急逃生课,设计、协调火箭、飞船、航天员等各系统入场后的流程,负责火箭、飞船在发射场的质量控制工作……如今,他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寂寞与坚持,大漠“超人”一守21年

荣誉等身的背后,是超乎常人的付出

60周年国庆大典上,他与航天英雄翟志刚及载人航天各系统专家等十几人一起,作为载人航天的代表乘坐“神舟飞天”彩车,在天安门广场接受全国人民的检阅。十几位专家全都是航天少壮派,将引领中国航天的下一步发展。

今年7月27日,作为神九与天宫对接任务的专家代表,作为载人航天发射场的领军人物代表,他站在第一排,与胡锦涛握手,接受中央领导人的集体接见。

荣誉等身的背后,是超乎常人的付出。在同事小张和妻子小于等人的眼中,他简直是个超人,经常加班或学习到深夜,第二天一早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工作岗位上。

作为发射场系统副总设计师,他既不能丢掉科研,又要担负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不仅仅是载人航天,发射场其他的发射任务他几乎也必须参与,而这几年,酒泉发射场的任务很密集。因此,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就成为经常的事儿。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是“中国载人航天的发祥地和热土”。但是,这片热土并不是一个鸟语花香的花园,而是在西北茫茫高原戈壁中、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这里缺氧干燥,常年风沙肆虐,冬天酷寒,夏天剧热,比较宜人的春秋季几乎眨眼即过。

比自然条件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或许是寂寞。这里,离最近的城市甘肃酒泉市有280公里,路途中多为戈壁或荒漠。基地基本形成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社会,但在文化生活和孩子的教育条件等方面,还是有诸多不便。

更不方便的,是探亲。就以从酒泉基地回郑永煌的老家德化为例,走出沙漠,到酒泉,换汽车或火车,再到最近的机场,再换飞机、换汽车,一趟折腾下来,最少也要两天时间。

面对种种不便,不少专家都想尽办法调到北京、上海等对口单位或申请转业到城市,但郑永煌坚持了下来,这一留,就是21年。

家国难两全神九成功才知母亲病重

举国欢腾时,他在承受“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痛。稍感欣慰的是,在神九发射成功后,他还赶得上陪伴母亲走完她最后的岁月

“只要对工作有利,对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有利,环境艰苦点没有什么。一定要说有什么遗憾的,那就是无法亲自照顾年迈的父母,甚至连探望也成了奢侈的事情。”说起对父母尤其是母亲的亏欠,郑永煌仍掩饰不住心中的一份痛。

郑永煌与母亲感情至笃。在他心中,母亲陈玉桃是个美丽伟大的女人,坚韧勤劳,辛苦养大几个儿女。因工作任务繁重,加上路途多有不便,他要三四年才能回一趟老家。平时,只能尽量多与父母通电话,聊解思亲苦。

今年5月,身体严重不适的陈玉桃住进当地医院,久久不能确诊病情。知道老三郑永煌在进行一项重要的工作,母亲不让家人告诉老三自己住院的消息。6月5日,县医院建议转院福州协和医院,家人觉得情况严重,当晚告知了郑永煌。此时,距离神九发射还有11天。

郑永煌担忧母亲的身体,但载人航天任务的专业性和延续性以及他在这次航天任务中的地位,决定了他不可能在这个关键时刻离开自己的岗位。

身为发射场系统副总设计师、神九任务质量控制组组长、航天员待发段逃逸系统指挥,郑永煌在神九任务中有着很重的分量,每个身份都需要他认真再认真、细致再细致,组织协调各方并做出决断,心理状态不稳定很可能会影响到任务。

基地领导人知道他母亲的事情后,决定帮他解决后顾之忧,立即从后勤保障部门抽调两位干部,到福州协调诊断治疗事宜。而医院也全力配合,组织最强的诊疗团队。老人的病情很快确诊:晚期癌症,时日无多。但各方合力对郑永煌隐瞒了真实病情。基地还请求医院,尽最大努力挽救陈玉桃的生命,让郑永煌在任务成功后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

6月16日晚,神九成功发射,在大家痛饮庆功酒时,郑永煌得知了母亲病情的真相。次日,他星夜兼程赶回福建。所幸,命运给了他近一个月的时间,陪伴母亲走完她最后的人生旅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