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台记者 张伟
本报讯 在台北忠孝东路三段的一条巷子里,有一家二手商品馆。这家店其实就是台湾的“庇护工场”,一种给智障人士(台湾称“喜憨儿”)提供就业机会的场所。以该二手馆为例,所有商品都来自捐赠,捐赠者中不乏伍佰和钮承泽这样的明星。而市民也愿意去买,除了便宜和环保,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这些钱都会变成喜憨儿的工资。
工作让其更好康复
走进店里,工作人员正在卸货,有的正在擦拭,然后再分类上架,收银员的动作也不算慢,收钱、开票、道声“谢谢”,一切都很自然。
店里的何素珍主任说:“相处久了,我觉得他们跟我们没有任何差别!”何素珍说,店里的喜憨儿员工月收入平均在七八千(新台币,下同),全部都有劳保和健保。一些从事搬运等重体力劳动的,每个月拿到的能超过2万,这已经接近台湾大学毕业生的起薪。
何素珍从事多年特殊教育。她告诉记者,早年台湾也是把这些孩子关在家里,或者送去康复机构,后来发现让他们进入社会,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可能对康复更有用。
街坊邻居默契配合
为了让喜憨儿获得自信,其实很多人都在默契地配合。二手馆的商品五花八门,大到沙发电器,小到皮包文具小摆件,应有尽有,都是各界人士捐的,而且都在七八成新,捐之前一般会做清洁。店里的技辅员李小姐说,街坊邻居都明白二手馆的特殊定位,加上捐过来的东西质量都不错,因此大家都愿意光顾。曾经有过标价100元的商品,客人扔下500元,拿了东西就走。
喜憨儿+辅导员,是庇护工场的通用模式。除了教大家给商品分类、贴标签,辅导员还得监督员工定时吃药,万一突然发作,还得把他拉到店后的专门小房间里,跟他聊天,直至他心情平复。
工作环境受到监督
记者从台湾“劳委会”获悉,庇护工场涵盖的商业形态多种多样,包括清洁、加油、零售、洗衣、轻工制造,甚至简单的印刷设计。据今年10月底统计,全岛庇护工场可提供的残障人士就业机会总共有1748个。除了登记的慈善庇护工场,很多企业也会主动提供岗位给力所能及的喜憨儿。
台北劳工局身障就业科负责人介绍,他们会对喜憨儿做职业考评,像二手馆里的所有喜憨儿员工,都是在台北劳工局审定后,才允许上岗就业的。该负责人称:“我们还会监督他们,工作时间会不会太长,各种保险有没有健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