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侯希辰/文 本报记者 肖春道 通讯员 马诚 洪文涛/图
感动理由:他们想给自己的青春留个纪念,想证明90后也有爱心,也能为社会服务。厦门大学55名“90后”大三学生,半年时间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收集28000多个废瓶子等,怀揣着5万元现金,更抱着帮助贵州地震灾区毕节市乌蒙山区的孩子们建一个篮球场和一间图书室的梦想出发了。
为了节约每一分钱,这群“90后”自己撸起袖子当起了建筑工人。从购买原材料、租用施工工具到聘请技术师傅、找运输司机,再到平整土地、夯实地面、铺碎石、浇筑混凝土、安装篮板……从早上6点一直干到天黑,每天超过10小时的高强度劳动,篮球场终于完工,图书室也布置好了。这群“90后”大学生相信,图书馆和篮球场的建成不是结束,而是下一个爱心计划的开始。
半年收集近3万个瓶子
“要相信,我们‘90后’也有爱的正能量。”冬日的寒冷,一下被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2010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班学生们的青春热情“捂”暖,今年年初,班上55名同学凑在一起,商量要做点有意义的事:“大家课余时间捡废品,然后集体把钱攒起来后,存入一张爱心卡里,在暑期对口支援一所西部的乡村小学。”
于是在学校的道路、操场上,经常能看到他们拎着袋子,找寻着空瓶子等,“晚上就到宿舍挨个问,‘同学,我们在做公益活动,你们有不要的废品吗?’开始有些不好意思,可一想到自己在做有意义的事,就有力量了。”唐光耀同学告诉记者,后来别的宿舍有空瓶子都会打电话给他们,而在彼此的鼓励下,同学们甚至比谁捡得多,“那时候男生宿舍橱柜门一拉,就会掉出一堆矿泉水瓶。”半年时间的坚持,同学们一算,结果让他们自己都很吃惊,“收集了废瓶28000多个、废旧军训服175套和几百斤废旧书报,最后筹集到3100多元。”
班上又开了一个会,同学们交流着从各自老家了解到需要帮助的学校情况,最后将支援目标锁定地处乌蒙山区的贵州毕节市清水铺镇南沟村小学,“贵州毕节刚发生了地震,那里的小学条件很艰苦,我们想为孩子们建一个篮球场和一间图书室,我们把实践队叫‘爱在乌蒙’。”唐光耀成了实践队队队长,“收废品换来的钱肯定不够,大家自发筹了17000多元,又找到建筑公司拉来了27000元赞助金。”
7月23日刚放暑假,17名队员代表全班55名爱心学子,踏上了去乌蒙山区的漫漫长路。
每天做14个小时“建筑工”
一天两夜,他们坐火车,转汽车,从厦门来到乌蒙山区,“车行进在狭窄的悬崖边上,一座二层小楼映入眼帘,为数不多的几间教室,没有操场,没有图书室,设备奇缺,可这仍然阻挡不了孩子们读书的热情。”队员闫雨蒙在日记中这样描述见到的南沟村小学,眼前的一幕让这些城市来的大学生震撼不已。
唐光耀说,南沟村小学的孩子们就是在一片长满杂草的泥地上玩耍,“钱不多,请工人就没法给图书室买新书了。自己干吧,连饭都是自己做。”要修篮球场,第一件事就是平整场地,队员们不少人第一次拿起锄头,“这是我第一次挥锄头刨草,挥几下不难,难的是还要和根部极深的顽强的杂草作斗争,这是件极费体力的活,就是把铲出来的草皮倒进推车运走也是件体力活。”队员陈小建说,那天晚上,男生们发现手上都起泡了,“可看着杂草被锄完,心中有种说不出的自豪感。”
聘请技术师傅、找运输司机,碎石、细沙和水泥一车一车运来了,乌蒙山区盛夏的太阳,把施工的男生全都晒掉一层皮,“手套都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副了。”从他们住的清水镇到南沟村小学,还有7公里的路程,“距离很远,我们每天都要6点多到学校,晚上很晚回来,平均每天工作14个小时。”
刚来时,村民以为他们是来玩的
在修建篮球场的同时,另外一组的队员在布置着图书室,“选了一间储物间,请村里的木匠打了7个木质书架。”唐光耀说,担心油漆对孩子们的健康不好,他们特意没有给书架上漆,而是找了一些塑料纸,一层层把木头裹起来,“这样小木刺就不会扎到孩子的手。”短短的四天时间,之前堆满木块、垃圾的储物间,变为焕然一新的图书室,“我们坐在里面,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的孩童时光。”
队员们讲,刚到乌蒙山区,村里的人以为这些城里学生是来玩的,“看我们每天干得这么认真,知道我们真是来干活的,经常有村民过来帮忙一起干活,还送来自己种的蔬菜和水果。”而按照同学们的约定,“吃的东西都要付钱,不能给老乡添麻烦。”
当从镇上买了200多本小学生读物,分年级摆上了架子,按年限和类别编码,一一告诉孩子们怎么查找,当合力用粗绳将篮球架竖起,画好地面上的篮球线时,队员们知道,离别的时间到了。”
这是下一个爱心计划的开始
在送别实践队时,南沟村小学的校长说,“你们说要亲自干,当时还有点不相信,一帮小孩怎么吃得了这个苦?现在看同学手都磨破了,你们这么坚持干,确实了不起。”前几天,校长还特地给他们发来一张彩信,孩子们在新篮球场上笑得灿烂,“以前没有活动场所,没法上体育课。现在有了篮球场,一周开了三节体育课,其中一节就是篮球课。”
而在乌蒙山区的一周多时间,留给这些90后大学生更多的记忆,“能够踏踏实实把一件事做好、做实,这种感觉特别好,觉得我自己比从前成长了很多。”队员曾瑜的话代表着队员们的心声,他们说图书馆和篮球场的建成不是结束,而是下一个爱心计划的开始,“不少师弟师妹加入到我们的活动,和我们一起继续为做公益捡破烂、回收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