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教育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怀疑 让信仰永葆活力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1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疑 让信仰永葆活力

 

疑怀

最重要的是不要绝望。

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少年派信仰三个宗教,他父亲说:“同时信不同的宗教就等于什么教都没信,你不选择其中一个就不会找到方向。”而派却说:“信仰就像房子,可以有很多房间。作用巨大,它使信仰永葆活力。”

信仰,重要的不是信什么,而是对信仰本身一直保持着谦卑、深入同时也不乏质疑的态度。教育亦如是。只有怀疑,才能发现它的问题;只有怀疑,才能推动它的发展。

鹰爸,怀疑“老把孩子像熊一样搂着”的教育对孩子不利,所以开创了自己的一套鹰式教育;高二男生江成博,怀疑学生成为学校升学率的工具,于是在升旗仪式上向变味的教育开炮;冯邵一,怀疑现在的学校让自己不幸福,愤而写下《退学申请书》,引发社会舆论的思考;还有史上最刻苦“吊瓶班”,直接引发了全社会的怀疑——惨烈的高考该如何安放学生的青春?

他们给世人留下的怀疑,都将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一处印记。你认同或是不认同,留给我们的思考都在那里。将来的某一天,当我们的教育更加完善和成熟时,人们会说,也许他们也有一定的贡献。

鹰爸:让4岁儿子暴雪中裸跑

1月22日,中国传统节日除夕,一个“4岁幼童在纽约-13℃的暴雪中裸跑迎新年”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蹿红。让这么小的孩子在暴雪中裸跑的不是别人,正是孩子的父亲。他自称这是一种“鹰式教育”,“鹰爸”名号随之诞生。

“鹰爸”何烈胜是南京人,原来当过老师,现在是一名企业家。他40岁才得到宝贝儿子多多,多多是7个月的早产儿,出生时就伴有多种并发症。孩子出院后,何烈胜给儿子制定了一系列“凶狠”的教育计划,希望孩子能通过训练达到一个正常人的体魄。

“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就会狠心地把幼鹰赶下山崖。幼鹰开始往谷底坠下时,它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同时也掌握了基本的本领——飞翔。”这是何烈胜解释的鹰式教育。

我们来看一下“鹰爸”的训练方式:从6个月开始,孩子每天训练8小时;2岁时,跟着父亲一起登紫金山;还有每天3公里快走慢跑训练,以及爬绳荡桥、滑轮车、踏板车、自行车……

经过三年多的“极限训练”,如今多多已经完全看不出早产儿的痕迹,并且在很多方面优于同龄儿童。

点评

捂,更容易得病

在孩子穿衣的问题上,老人常喜欢捂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孩子冻着,殊不知,孩子越捂越容易生病。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多少父母也和老人们一样,采用了“捂”的方式?帮孩子打点好生活的一切,陪写作业、陪读,孩子有需求都尽量满足。和鹰爸的“鹰式教育”相比,这样的“熊式教育”(父母像熊一样将孩子搂在怀里),长大后的孩子,哪一个会更强呢?

当然,像“鹰爸”这种极限的训练方式,也许不能完全照搬,但为人父母,应该给孩子强身健体的机会,给孩子以施展自我的平台,而不是“越俎代庖”,盲目溺爱。

高中生江成博:向变味的教育开炮

“这种变味的教育,学了能有什么用呢?就是考上大学能如何?找到工作又如何……”

4月9日,江苏启东市汇龙中学,高二文科班学生江成博在例行升国旗仪式上“慷慨陈词”5分钟。他偷偷换下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抨击父母强加给自己的所谓的理想,抨击学校把学生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

在演讲中,他说,“根据调查,中国孩子计算能力世界倒数第一,创造能力世界倒数第一……这难道就是我们接受16年教育的结果吗?我们不能只为父母的理想而努力,应该有自己的理想。”

学校坚持让江成博演讲完,而同学则给予了江成博热烈的掌声。但事后,学校对江成博进行了严肃批评,并在校广播中要求学生明辨是非。

江成博的成绩在班里算中上,他热心于校园活动,很早便加入学生会播音部。高一时,由于学校曾连续四周没有放假,江成博给教育局打了多次电话无果后,还自制了一张签名表,让各班班长签名上书。

点评

至少这个少年说出来了

很多人质疑江成博所引用的“中国人创造能力世界倒数第一”的数据有误;还有的人讥笑江成博在演讲稿中大谈理想,事后却说不出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但更多的人对这个勇敢的少年表示了支持和赞赏,认为他击中了当前教育体制的软肋。

是的,至少这个少年说出了他的心里话。如果能有更多江成博这样的学生,敢于质疑缺少体验活动、只为埋头应试的学习方式,敢于挑战缺少新鲜、太过深奥的学习内容,敢于向为了父母的“人生理想”宣战,也许我们的教育会更有活力一些,我们的学生也会更有朝气一些。

湖北吊瓶班:惨烈高考的极端缩影

5月,湖北孝感一中高三(3)班学生集体在教室挂吊瓶的图片,被传上微博后引发网友和媒体的高度关注。

孝感一中证实了此事,称吊瓶里打的是补充能量的氨基酸。学校组织学生以自愿的原则打氨基酸,由于学生太多,导致学校医务室爆满,为了不耽误学生复习,学校就安排学生在教室内打氨基酸。

高考之后,有媒体继续跟踪这个班级发现,“吊瓶班”全班50多名学生中,无一人达到一本线。

“吊瓶班”的风波也引起了教育部的关注。根据教育部通报,违规收费给高考生注射氨基酸,成为孝感“吊瓶班”校长和副校长受记过处分的理由。

点评

我们都曾是“吊瓶班”

“十年寒窗苦读、只为高考一博”的惨烈,何尝不是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吊瓶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经历过高考独木桥的人的缩影。只不过,它所呈现的方式更为极端。

对“吊瓶班”的怀疑,不是针对“吊瓶班”的学生——他们也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而是针对应试教育。高考选拔人才的方式,如何另辟蹊径,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来?

男孩冯邵一:为了理想申请退学

11月,珠海年仅10岁的初一男孩冯邵一,在一家网络儿童创作社区发表《退学申请书》,称“我申请退学,我不想把我的理想葬送在这无聊的考试中”。

在《退学申请书》中,他表达了对学校各种僵化制度的不满,他希望“更舒服、更自由地去读书”;他也展现了自己的“理想”,“我的理想就是和心爱女孩一起生活,哪怕以砍柴、捡破烂为生”。

冯邵一并不是老师眼中的“坏孩子”,相反,他是一个标准的全面发展的“优等生”:小学时因成绩优异连跳三级,年仅10岁已经读初一。业余时间,他还做过主持人、拍过影视剧,早前在数学、钢琴、书法等比赛中多次获奖,擅长写作,被媒体聘为专栏小作家、小记者。

其父冯银刚认为,孩子的不快乐应该是从上初中开始的,小学期间他参加了很多感兴趣的活动;可是上了初中,一切都变了,大部分时间就是上课、做作业、考试、排名,孩子很不适应。虽然在网络上发表了《退学申请书》,但冯邵一并没有付诸行动,孩子依然在学校里重复着令他感到不幸福的学习。

点评

怎样给孩子幸福的教育?

冯邵一的《退学申请书》,在同龄人当中引起了共鸣,因为信中所描述的一切也正是他们日日重复的每一天。中国式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也许有人认为,冯邵一的行为过于消极,但是,大人们尤其是从事教育的人,更应该从中反思:教育本应是幸福的,我们如何给孩子提供幸福的教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