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周德庆/文 关铭荣/图
感动理由:古人说“一诺千金”,诚信本是经商之本,也是为人之本,可灾难来临时,不少商人和老板却把痛苦留给了他人,自己选择了“跑路”。
他,本也可以“跑路”,钱是父亲在26年前欠下的,当时,他只有7岁。但他没有逃避,也没有放弃,从13岁开始,他就向父亲的债主们承诺,一定会替父亲还掉这笔钱。在随后的20年里,他信守诺言,修轮胎、刷油漆、开餐馆、修电脑……每赚到一点钱,就还掉一点债。
他叫黄贺乐,今年33岁,福清港头镇草柄村的一个普通村民,被乡亲们称为福清“信义哥”。
一场暴雨,改变了全家人的人生轨迹
站在父亲黄亦珠的遗照前,黄贺乐长舒了一口气。全家背了26年的“老赖”恶名,终于在今年9月洗清了。
与四周漂亮的小洋楼相比,他的家已很破旧了。房子是爷爷和父亲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建的,一层毛坯的墙砖瓦房里面,白墙和水泥板早已被岁月侵蚀,只留下了粗糙、发黄的底色。除了一台14英寸的电视机和一台冰箱外,家中再也没有任何值钱的家具,就连吃饭用的桌子和凳子,都是父亲当年留下来的。
黄贺乐告诉记者,1986年的一场暴雨,改变了全家人的人生轨迹。
黄贺乐说,父亲黄亦珠曾是当地还算成功的生意人。上个世纪80年代,他在福州做农副产品生意,因为守信誉,乡亲们都愿意把钱借给他。1986年夏天,父亲从北方拉来几个车皮的大米,没想到,半路上这些大米被一场暴雨淋湿了,等到大米拉到福州,已发霉了。
发了霉的大米卖不出去,父亲最终血本无归,最后一盘点,还有约6万元的债务无力偿还。这些钱,都是向亲朋和村里的乡亲们借的,多的有13000元,少的有100元和50元。
在当时,欠了一笔6万元的债意味着什么?黄亦珠的债主薛依姆说,当年,在乡下盖一栋漂亮的新房,所有的费用加在一起不超过1万元,“万元户”可是响当当的称谓。
面对巨债,黄亦珠无力偿还,更没有脸面回乡面对当初借钱给自己做生意的乡亲们,他选择了远走他乡,把将要面临的一切烦恼留给了黄贺乐母子三人。
黄贺乐说,父亲“跑路”时,他只有7岁,当时并不清楚父亲为何不回家,可年复一年的“讨债潮”,让他在年少时就明白了父亲不回家的原委。
年夜饭没油下锅,少年发誓要还父债
黄贺乐的个子不高,1米6左右,他说,可能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刻,没东西吃造成的。
父亲这一走,把所有的压力都留给了黄贺乐母子三人。黄贺乐说,有关自己的童年记忆,几乎都离不开“欠债”两字。小时候,他和村里的玩伴一起玩时,经常有玩伴笑他脸皮“比母猪皮还要厚”。
最难熬的是每年的过年。年关将至,家中几乎每天都挤满了前来讨债的乡亲。他说,母亲只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民,但为了养活他和妹妹,除了种地,她还给别人家做保姆,尽管一再声明,家中早已没有余钱,可每到年关时,家里总是充斥着“讨债”的争吵声。
“家中早已经没了任何值钱的东西,为了还债,母亲甚至常年买不起猪油,就连过年煮的地瓜粉,汤里也没有一点的油星。”黄贺乐回忆,因长期炒菜做饭没油,家中的锅煮出来的汤都是黑色的。
每次应付完讨债的乡亲们后,母亲都会对黄贺乐说,“儿子,你一定要替你爸争口气,他是因生意亏损实在还不起钱,才不敢回家的,长大后,你一定要把父亲的这笔债给还了。”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了养活家人,更是为了还掉父亲的这笔债,还在上初二的黄贺乐选择了辍学打工赚钱。
他的诚意感动了乡亲许多人不要利息甚至不要本金
聊起自己的打工生涯,也许是多年的历练,黄贺乐显得很平静。
修过轮胎、刷过油漆、开过小餐馆,也曾经跑到北京做过电脑销售员,黄贺乐说,刚开始,他对父亲当初的不负责任充满了怨恨,但父亲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不敢回乡的他,在异乡过了20多年颠沛流离的拾荒生活。
更重要的是,在多年的打工生涯中,对替父还债,他多了一层理解。“不再只是单纯为了争口气,欠债还钱本来就是做人的根本,要是连最基本的信誉都没了,那生意也做不久。”
2006年,他带着在北京学到的手艺,回到家乡,开了一家电脑维修店。因自己的技术和服务到位,他的生意开始慢慢有了起色。“之前只是陆续还了一些小钱,大面积还钱是从今年年初开始的。”黄贺乐很愧疚,因自己的能力有限,直到这两年每年的年收入才接近10万元,因而还债的事情拖了比较长的时间。
到今年8月份,他还清了父亲的大部分债务。接着,他把老父亲从外地接回了家。但天有不测风云,回家后不久,父亲就被诊断出“胃癌晚期”。父亲病重时,曾说自己有两个心愿,一是能回家和家人合影一张“大团圆”,二是在自己闭眼前,能把26年前欠下的所有债务都还清。
黄贺乐说,当年,父亲借钱时向乡亲们承诺是有利息的,但不少乡亲都被他近20年替父还债的努力所打动,一些债主表示只要本金,还有些乡亲连本金都不要了。村民王命贵说,当年他的父亲借了13000元给黄贺乐的父亲,刚开始说只还本金的时候,母亲想不通,经过村委做工作,最终还是答应了,“最重要的是黄贺乐的诚意打动了大伙”。
黄贺乐说,还钱的时候,他一直不敢说是“还债”,只敢说是“还一份心意”。9月10日,他的父亲过世了。9月10日、9月11日,黄贺乐带着向亲戚借的4.8万元,一一把“心意”还给了当年借钱给父亲的乡亲们。
黄贺乐说,20年来,自己和母亲陆续替父亲还债,前后加起来大概有20万元。如今,这段艰难的历程终于过去了,特别是还债时乡亲们的宽容和爱护,让他备受感动。
他说,这份情意他会永远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