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8版:环球军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全球“暗战”隐形无人机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12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X-47B、电鳐、神经元、辉光、i3……
全球“暗战”隐形无人机

美国X-47B开始在航母上进行操控试验
中国“暗剑”无人机模型,为非飞翼式气动布局
俄罗斯“电鳐”喷气式隐形无人战机
英国的“雷神”无人机
 

N本报记者 刘虎

核心提示:今年初,俄罗斯展示了自己的“电鳐”隐形无人战机,日本提出了“i3”隐形无人战机构想;5月31日,印度官方首次披露了“辉光”隐形无人战机;11月26日,美国“X-47B”隐形无人战机进行首次航母操控试验。12月1日,由欧洲六国合作研制的“神经元”隐形无人战机原型机首次试飞;12月12日,伊朗称已能够复制去年俘获的美RQ-170“哨兵”隐形无人侦察机;12月27日,中国国防部回应“有某重大型号无人攻击机即将首飞”,表示任何一种新型武器的试飞、试验、试制或者下水,都是正常的,大家不必大惊小怪。

可以看出,全球隐形无人战机竞赛在今年已经白热化,并且进入到了“群雄并起”的时代。

外形奇特都有一个科幻形状

记者注意到,从各方公开的照片来看,“电鳐”、“辉光”、“X-47B”、“神经元”等隐形无人战机都有一个很科幻的外形,而且都有几分相似。

用专业术语来说,这些隐形无人战机采用的都是飞翼式气动布局。采用这种设计的我们最熟悉的一个机型就是美国的B-2隐形轰炸机,一架造价超过22亿美元。以B-2来看,飞翼式气动布局舍弃了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的机身,只保留了两个主翼,这样能减少机身棱角,减少雷达反射波,提高隐形效果。由于使用了隐形设计,再加上大量使用了隐形材料,据称B-2的雷达反射截面只有不到0.1平方米,相当于一只鸟的雷达反射截面,这就使一般雷达很难发现它。

由此看来,采用飞翼设计目前已成为隐形无人机的不二之选。不过,这种设计也有缺点,《中国空军百科全书》提到,飞翼式飞机的安定性和操纵性较差,而且起飞、着陆滑跑距离较长。

这些隐形无人战机的另一个共同点就是“人工智能”,具备自主起降、执行任务的能力。

战力强大美航母战力将提升

目前来看,美国的X-47B是最成熟的隐形无人战机。其最大起飞重量约20吨,设计时速800公里。X-47B在去年2月首飞成功,在不加油的条件下,其续航时间为6个多小时,航程为3890公里。美国计划在2013年完成X-47B的自主舰载着舰实验,一旦试验成功,美国航母的作战半径将急剧扩大。美国还研制了X-45隐形无人战机、X-37B无人空天战机。

不久前试飞的“神经元”由法国领导,瑞典、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和希腊参与研制。据法国方面公布的资料,“神经元”最大起飞重量7吨,最大时速900公里,最大续航时间3小时。

俄“电鳐”目前还未试飞。“电鳐”样机重10吨,载弹量2吨,航程4000公里。不过研制者米格公司称,如果军方有兴趣选购,未来“电鳐”的个头和性能“绝不是这个级别”。按俄罗斯人的说法,“电鳐”堪与美国的X-47B媲美,一旦投产,俄武装力量将和美军一道率先进入“无人机作战时代”。

除了前述已试飞的,日本的“i3”和印度的“辉光”还只是概念机;英国2010年推出了“雷神”,但也还未首飞。中国2007年6月在巴黎航展上首次亮相的“暗剑”无人攻击机,采用的是非飞翼式气动布局。

记者观察

无人机难取代有人机

记者注意到,各国关于无人机的研制正从侦察、对地攻击型升级为战斗型。相信很多人都有无人战机会不会取代有人战机的疑问。但记者分析,无人战机短期内还是无法取代有人战机,最重要的就是人工智能问题。

目前执行侦察和对地攻击任务的无人机还是由人在后方控制的,这在美国科幻片《变形金刚》中就有充分的展示。根据报道,X-47B、神经元等已试飞的无人战机,在安装了人工智能后,已经可以自主飞行、降落。但无人战机的最终任务是要用来打空战、夺取制空权的,其虽然可依靠先进的机载系统远距离发射导弹,但一旦发生空中缠斗的情况,以目前的人工智能水平来说,无人战机在有人驾驶战机面前可能就是一个活靶子。

在美国科幻片《绝密飞行》中,无人战机“艾迪”在被雷电击中后,真正成了智能机,它妄图挑起世界大战。在现实中,会不会也出现类似的问题呢?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该怎样有效地控制无人机,不让它“发疯”惹事?举例来说,美国国防部有一项新法令,规定机器人武器的开火权必须由人来决定,但智能无人战机显然“有权”决定在什么时候开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