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栏目主持 廖庆升
2013年1月1日,9名志愿者从福州出发,驾行140公里山路,来回7个小时,到永泰盖洋乡,实地探访14个贫困学子。
这是福州本土助学公益组织“古道公益”,一次例行的“田野调查”,目的是审核学校报上来的贫困学子名单是否真实,确认后再公布到网络上接受爱心人士捐赠。
做公益,光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它还是个“技术活”。出发前,志愿者要熟悉长达几十条的调查细节和注意事项;问话时要“狠心”,调查对象流泪了,也得继续问话,只为甄选出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实地调查接近真相
“让脆弱的公益,获得认可”
“二狐”是“古道公益”的发起人,这样的“田野调查”,他已经做过无数次了,“志愿者要实地探访,保证名单的真实性,只有家庭真正贫困的孩子,才会对外公布”。
“这样的程序,很耗费人力物力,不过不做不行”。“二狐”总结了一些调查办法:进厨房看,如果这家人有肉吃,说明生活还过得去,如果几盘菜里都是肉,那就要从别的方面对其再甄别;问村里的老人,因为老人们掌握的信息最全;通过各种谈话细节,找对方漏洞。
“二狐”说,只有实地调查,接近真相,才能让本已经脆弱的公益,获得爱心人士的认可,进而认捐更多孩子的学费。
甄别救助对象也要斗智斗勇
“坚持最严格的标准,只为向爱心人士有个交代”
“小骨朵”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爱心活动,“刚开始想,不就是看看孩子们的生活情况,随便问几个问题嘛。”可当邮箱里收到一份长达几十条的调查细节和注意事项后,她不禁感慨,“原来调查还这么专业。”用了两个多小时,她才把这些细节记了个大概。
等真正开始,她发现,自己依旧把问题想简单了。看到名单上孩子的家,“小骨朵”震惊了,“四处漏风的木板房,感觉就要坍塌的土坯房,这哪能住人啊。”她说,自己还没进人家家门,内心就判定这家的孩子肯定贫苦。可“二狐”提醒她,“别着急下结论”。
除了正常的问询外,根据“二狐”“调查法则”第一条——看餐桌,“小骨朵”发现14个孩子,能吃上肉的只有2家,且都只有少数的几块肥肉;但根据第二条“旁观者清”,通过询问村里人,她剔除了一个不符合资助的孩子,因为他们家在存钱盖新房子。“小骨朵”说,“甄别的过程,要斗智斗勇。”
“家长说着说着就哭了,我好难受,感觉在揭人家伤疤”。调查进行到第四户,“小骨朵”有点不想继续了。
“这种感受我一直都有,但又必须这么做”。“二狐”说,只有详细、认真地询问,才能判断这户人家是真需要资助,“我们坚持严格的标准,就是希望保证清誉,让爱心人士相信我们,这也是对他们最好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