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8版:莆田新闻
3上一版
 
名产叫法各有来头
老太乞讨40年终与儿女相认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名产叫法各有来头
莆田首部名产志中不少食品的名字与百姓平日的叫法不一;专家解释称,方言叫法也对,书中采用书面语表法
乐谱一般的晒面场
 

N本报记者 黄凌燕 李伟强 马俊杰 文/图

本报讯 名产志里食品的称呼多为学名。本报2012年12月28日P6版《莆田特产首次出书》报道以来,引起了市民的关注。不少市民拨打本报热线968111,问到名产志里为何有不少食品的名字与莆田百姓平日的称呼不一。昨日,记者带着“市民的疑问”,请专家答疑解惑。

“虾皮”一称源于形似

市民:长期以来,莆田人都把毛虾晒干后的成品称“虾米”,书中为何不按莆田通俗的叫法,而要更正成“虾皮”?

莆田海洋渔业局称:毛虾晒干后的成品形似虾皮,固称“虾皮”。

莆田特产虾皮,是毛虾晒干后的成品。莆田人都管它叫“虾米”,常将它当成佐料,用来增加鲜味。毛虾为中国特有种类,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福建地区,莆田产量较多。在不同地方,对毛虾有不同的叫法,比如莆田就叫毛虾、虾皮,而舟山地区则叫做糯米饭虾,其他地方还有水虾、苗虾的叫法。

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生产科科长徐志雄介绍,毛虾体形小,侧扁、甲壳薄,体长2.5~4厘米。毛虾被晒干或者烘干后,干制品让人感觉很像虾皮。因此,渔民就以“虾皮”命名晒干后的毛虾。

“虾皮是民间最早的称呼,因此被定位为学名。”徐志雄说,什么时候开始有虾皮的叫法,无法给出确切时间。徐志雄认为,虾米和虾皮两种叫法都没错。虾米是通俗叫法,但它的学名只有一个,那就是“虾皮”。

“缸焖羊肉”与倭寇有关

市民:看到报道里介绍“缸焖羊肉”的做法,觉得很神奇,是谁想出这样巧妙的主意的?

莆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称:这道风味小吃是明代中期一户人家躲避倭寇间无意中“发明”的。

“缸焖羊肉”是莆田特色风味小吃,食用前把羊肉切成薄薄的细片,佐以姜末、蒜片、老醋、酱油。外地游客前来莆田,一般都会想品尝这道佳肴。

莆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傅庆定告诉记者,这道风味小吃与倭寇有关。明代中期,仙游城郊龙华里有一户宰羊人家。一天,这户人家宰好一只硕大的山羊,正准备上市叫卖。忽然,传来倭寇来犯的消息。来不及多想,主人就把那只羊抛进一个盛着沸汤的木桶里,用锅盖捂上,还放些稻草伪装,随后这户人家就逃难去了。第二天,倭寇退兵了,家人们从山中回家,饥肠辘辘,突然想起木桶里还有一只肥羊。打开锅盖,发现羊竟然成了熟食。于是,把羊捞出,用刀切开,全家人都觉得羊肉脆嫩香醇,不带一点腥味。于是,这户人家就如法炮制,做出这种羊肉,上市叫卖。

“索面”为方言“线面”为书面语

市民:莆田人给客人接风洗尘,请吃的面叫“索面”,书中为何称“线面”呢?

莆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称:索面是莆仙方言叫法,线面是书面语言。

莆仙方言“面”和“命”同音,“长面”寓意“长命”,索面便成为民间过年过节、祝寿待客的必备礼俗食品。记者翻阅莆仙文献资料,发现这种面有记载叫“线面”的,也有记载叫“索面”的。新出版的《莆田名产志》里称之为“索面”。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民俗专家林成彬说,两种叫法都没错,索面是莆仙方言叫法,线面是书面语言。莆仙方言把线面称为索面,取意为线面是由面粉和食盐后,由粗而细,反复拉制布成,成品就是细长的面粉索子。

在莆田民间,大年初一早上,每人都要吃上一碗索面,这叫“开正添寿命”。为亲朋好友祝寿、给客人接风洗尘时,都少不了一道油拌索面,民间称之为“象长”,象征长命百岁。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