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今日海都网
3上一版  下一版4
 
网络时代 陌生人的死亡不再遥远
围观团
买了车模别忘了保养
王家卫版“叶问”亮相 海都院线五折起售影票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时代 陌生人的死亡不再遥远
社交网络中“微博入殓师”等新现象的出现,正让他人的逝去影响着更多人
 

在互联网时代,一个陌生人的死亡,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英国社会学家罗宾·邓巴提出过著名的“150定律”。该定律指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约是150人。换句话说,除此以外的陌生人生死,对我们没啥影响。

但互联网的出现,却让逝去的“陌生人”和我们发生了一些联系——他们在博客、微博和社交网络所留下的碎片,大多数都被完完整整保留下来。当我们触摸到逝者留下来的这些文字、视频、照片时,他们似乎也触手可及,并且开始影响到你。

微博入殓师还有那片微博“公墓”

最近,有个叫做@逝者如斯夫dead微博账号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因为它有一个另类的称谓——微博入殓师。这个ID主页,也恰似一个微博“公墓”。

@逝者如斯夫dead目前一共关注了763个人,这些被关注者唯一相同点就是已经离世,这个自称“网上入殓师”的博主,专门发布这些逝去者的生平总结与故事。

1月3日晚,@逝者如斯夫dead播报了最新一条的死亡信息:“@良yjl(2013年1月1日)男,27岁,殉职。消防战士,救火殉职,新婚不到十天。看你最后转的美食,你当时肯定在想和妻子@wenwen馨馨一起下厨的情景。职业使然,有时候你也在微博播报现场救援,我总在想象你当时的指挥若定和神圣。感谢大家每天一次留言点灯,功德无量。”

这条微博目前被转发了650多人次,评论近千条,内容通常是一支蜡烛。

这位“入殓师”目前共发布了363条微博,绝大多数都是上述这样的悼文,平均每篇悼文都会有数百名网友进行评论与缅怀。仔细看一下这些博文,会发现尽管死因不同,但这些死者多数都很年轻,他们的女(男)朋友通常也会活跃于社交网络,翻上几页,有一种英才早逝的痛惜感。点入死者的微博主页,虚拟世界的鲜活和斯人已去的残酷现实纠结在一起,让人非常难过。

或许只有亲眼看到读到这文字,才能明白为何这个微博ID短短时间内就有了将近6万位关注者,才能明白为何这些死者得到的评论数都相差不算太大。

逝者的墓志铭跨越生死的交流

仔细想想,你在互联网上留下了什么?是三年多的微博心路历程、十几年来的QQ聊天记录,还是上学以来的人人网、开心网主页记录?

再仔细想想,会发现,你的性格、爱好、经历、心情等个人轮廓,已经不知不觉在互联网上被刻录了下来。如果有一天我们离开,这些庞大的数据与资料,甚至不仅是一个纪念品那么简单——不久前FIT输入法创始者冯华君因病逝世后,一位陌生网友在翻遍冯的个人博客后,发出了如下感慨:

“在看他讲述自己作为程序员和苹果发生的关系时,忽然就被打动了,一方面因为他的文字,另一方面是他坦诚而幽默的性格。最后,我惊讶地发现,他喜爱我就职的这本杂志,而且在友情链接上还有某个熟人的博客。这些貌似零碎的东西,让一个很有趣的Geek展现在面前。我想认识他,跟他聊聊天,但此时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再回头看那位微博入殓师讲述的一个故事,一个34岁的男子,喜欢一个女孩十年,供女孩出国,而后离开。在病逝前的一周,不断@那女孩,但那女孩一直没有出现。之后那女孩的微博,大概有数百人在谴责。

对错暂且不论,在社交网络出现之后,一个陌生人的离去,对我们还仅仅是一个故事吗?

互联网遗产我们每天都在制造

1968年,当代波普艺术先驱安迪·沃霍尔说了一句话:“在未来,每个人可以有15分钟的时间变得世界闻名。”

沃霍尔直到逝世都未曾亲历过全球互联网对个人社交引发的巨变,但只要环视一下我们身边的现状,你会发现,在互联网把全世界链接在一起的今天,任何人都有机会在陌生的大众面前展露自己的才华一生,甚至死亡,“人人都有机会成为传播的一份子”,不论生死。

那位酒驾离世的美女妈妈,那位因公殉职的徐州民警黄升,或许永远预料不到自己会成为新浪微博上的热门话题。

事实上,在社交工具上活跃得越多,我们所留下的生前碎片信息也就越多。假如微博、个人主页、QQ账号等不被收回,这些碎片信息或许也将在未来的某一天,被某个陌生人系统阅读,甚至深刻影响到他的决定与未来。我们称之为“缘分”的东西,或许也不再局限于生前的一些故事。

(高欣 许晖)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