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侯希辰 肖春道 文/图
感动理由:一辆破旧的老式自行车,一个褪色的军用水壶,一只用塑料袋包着的旧皮包,自打2005年6月退休后,陈欠水带着这三件“宝物”,深入泉州惠安县的乡间地头,哪怕是风雨大作,哪怕是逢年过节,他都没有停下扶贫助残的脚步。
就这样,7年间,68岁的陈欠水骑行了8万多公里,走遍惠安县所有行政村,全县1.8万名残疾人,他走访了1.6万人。在他的努力下,筹措到上百万元资金,扶持了5000多名贫困残疾人,他还自学了白内障简易鉴定方法,让2000人重见光明。
一年超过330天 四处奔波扶贫助残
陈欠水很忙,几次约他总说在下乡。约上后,记者跟随他跑了一天,才知道他忙碌的程度。
早上6点多,天刚亮,老陈带着相伴多年的三件“宝物”就出发了,“水壶装水下乡时喝,去哪就靠这辆自行车。”国道上,寒风吹着老陈花白的头发,在骑行了1个多小时后,老陈来到10多公里外的黄塘镇,快到村口时,他停下来喘了口气,说不想让走访的人家看到他累,“老了,不比当年。”
1988年老陈从部队转业到惠安县老区办当主任兼民政局副局长,接着任县残联理事等,“这一辈子注定就要做扶贫助残事业。”工作时,老陈就给自己定下了下乡“三不准”:不准吃饭不交伙食费,不准接受招待性吃请,不准接受礼物。他到村里和群众吃一个锅里的饭菜,常常是地瓜稀饭配青菜萝卜干,每餐交伙食费2元,如果装一壶水,还要再交柴火费2角,睡的是群众家里的木板铺。这些年,农村的日子好过了,老陈的年纪也大了,许多村干部都要求老陈下来时到村委会吃饭。老陈碍于面子,也不到群众家里吃饭,而改到各村村口的小吃店,一碗地瓜稀饭和一盘青菜解决问题,“要帮助的残疾人家庭困难,一点麻烦都不能给他们添。”
10多年来,老陈只休息了10来天,连同加班加点,他每年都要干两年以上的活。2005年6月,当老陈接到办理退休手续通知时,忙惯了的他竟然有些迷茫,家人都劝身患疾病的他在家颐养天年,“就想那些一直在照顾的残疾人怎么办,10多年,有感情了,心里放不下他们。”
没过几天,老陈重新拿出他的三件“宝物”,继续自己的扶贫助残事业,甚至跑得比以前还卖力。记者见到老陈给自己做了一份“考勤”表,每天去哪里下乡,走访谁,来回路程多少公里,都一一记在本子里。记者算了一下,老陈2006年下乡352天,2007年下乡341天,2008年下乡343天,2009年下乡335天,2010年下乡334天,2011年下乡339天……
申领补助、来回接送 让2000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刚到第一户村民家中,老陈就忙开了,拿着手电筒给80多岁的黄婆婆检查视力,“看得见,看得见了。”黄婆婆高兴地说,几年前她患白内障失去了光明,因为家里穷做不起手术。“幸亏老陈来了,说能免费做手术,连表格都是他帮忙跑去拿的,还送我去了医院。这下有一只眼睛能看到儿孙,我还想多活几年。”
老陈说,在农村,不少人因先天或后天原因患上白内障而失去生活能力,却因经济困难而无力治疗。2007年初,他得知省里实施免费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做复明手术的“光明行动”后,“我有了新任务——帮他们看到光明。”随后,老陈发现须先由白内障患者到县城医院检查,确定可以手术后,还要到村镇开证明,再到县残联审批盖章,手续繁琐复杂,“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办,我就帮忙送表格、办手续。”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村民,老陈甚至自学了鉴定白内障的方法,对每名贫困白内障患者提供义务代办手续、来回接送、联系手术、术后保养、申领补助等“一条龙”服务。几年来,他已帮助20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让他们重见光明。
在老陈的旧皮包里,装的就是一叠叠贫困白内障患者的摸底材料,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一名患者的情况。“什么时候能做手术,心里有底。”老陈说,去年他就帮420多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通过免费手术重见光明,“很多人治好眼睛后,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改善家庭的生活。扶贫助残就是这样,帮助一个人,就是帮一个家庭。”
和黄婆婆约好年后再为另外一只眼睛做手术的时间后,老陈急着赶往下一家,可黄婆婆的家人拉着他不放,“来了三四次,连一口热茶都没喝过,我们心里过意不去。”老陈举起军用水壶喝了一大口,笑着摆摆手,“钱省下来,多给老人家买点好吃的。”
变接济钱粮为提供种苗 让残疾人脱贫致富
下午2点多,老陈匆匆在路边吃了午饭,记者已经有些体力不支,他说下午要再走访几户人家,“跑惯了”。
一路上,记者听村民们讲了很多关于老陈的故事。有一年春节,老陈在走访中听说有一名双腿残疾的村民,两条小腿长期流脓,亲人都不愿照顾他。当他找到这名残疾人的家,见到烂得露出白骨的双腿,老陈马上凑钱带他到医院做了截肢手术,出院时还借了一辆车送他回来,再把他背进家门。为让伤口好得快,老陈每天清早还到县城市场买活鲈鱼,骑着自行车走了20多公里送到他的家。一天清早,这名村民的亲人看到满头大汗的老陈骑着自行车送鱼来,顿时大哭,答应会好好照顾残疾的家人。几个月后,老陈申请了县里的残疾人康复资金,送他到省假肢厂安装假肢,接着又帮他买了羊和鸡苗,如今这名村民已能靠养殖生活。
很多困难家庭和残疾人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只靠断断续续的有限补助解决不了问题。老陈就发起了“小额扶贫”计划,把过去单纯为残疾人贫困户提供救济钱粮的办法,改为无偿扶持禽畜种苗,帮助发展饲养业和种植业。在得到当地爱心企业的帮助后,许多贫困的残疾人和家庭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退休后,陈欠水依然坚持从微薄的退休金中拿出一部分钱,买羊、牛、猪等牲畜送给困难群众和残疾人饲养,同时想尽办法从社会上筹集资金来扩大“造血”工程,“每次坐在装满禽畜苗种的后车厢中,虽然又脏又臭,但特别高兴,又有几户人家的生活有了希望。”
记录上万名残疾人情况 本子堆起半米多高
直到傍晚6点多,老陈才回到县城的家中,采访车上的里程表显示是80多公里,“最多一天跑过100多公里。”
正在做饭的老伴讲,有一次台风天,风雨交加,夜深了还不见老陈回家,打了好几个电话没人接,全家人急得团团转,直到第二天凌晨1点多他才顶风冒雨骑自行车回家。原来,那天下午老陈还有几家没走访,村干部见雨下得那么大,天又快黑了,都劝他另选晴天,但他执意不肯,等走完这些残疾人家庭时已是深夜。
老陈家里堆了半米多高的一堆本子,上面记录着这些年走访了解到的上万名残疾人的情况,“能帮一点算一点。”而每次走访,老陈总会把电话号码留给村民,希望有更多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和残疾人找到他,于是他的电话几乎没停过,而带好心人到这些家庭慰问捐助时,老陈也会叫上当地村两委干部。慢慢地,农村基层组织开始发挥作用,重视扶贫助残工作并参与其中。